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2篇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基于极限变形理论,采用文克勒地基模型和弹性体假定,研究并分析了普通混凝土和高性能微膨混凝土(简称HPME混凝土)伸缩缝间距计算的方法和最大伸缩缝间距优化方案。结果表明,高性能微膨胀混凝土的伸缩缝间距比普通混凝土大;PTN新型渠道接缝材料对伸缩缝间距的贡献大于塑料胶泥材料;高性能微膨胀混凝土对伸缩缝间距的增加幅度比普通混凝土高23%以上。因此,渠道衬砌材料和接缝材料可优先选择高性能微膨胀混凝土和PNT新型接缝材料。  相似文献   
2.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一般根据强度进行设计,而结合耐久性进行配合比设计的方法尚未深入研究。为了得到满足耐久性要求的HF抗冲磨混凝土配合比,决定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依据HF抗冲磨混凝土工作性、力学性能以及耐久性三方面性质进行适配。结果表明:使用水胶比0.35、粉煤灰取代率25%、HF抗冲磨剂掺量2.5%、砂率35%为参数进行配合比设计时,可使设计强度C40的HF抗冲磨混凝土在满足工作性、力学性能的前提下,又能达到良好的抗冲耐磨性能。在青海某水电站工程应用中,按照该配合比成型的混凝土耐久性好,能够满足工程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3.
考虑古德曼接触的梯形渠道冻胀有限元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渠道衬砌冻胀破坏的机理,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梯形渠道的冻胀过程进行了先热后力的数值模拟。在模拟过程中分为考虑古德曼接触的模型和不考虑接触的模型,将得出的结果分别与原型渠道的数据相对比,结果表明,考虑古德曼接触的模型更符合实际情况,能够很好地解释渠道冻胀破坏的位置常在渠道底板中间以及距离坡脚1/3坡板处的现象,其所得结果可以应用于渠道的抗冻胀设计。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弱透水性下垫面降雨径流污染物的输移特性,选择兰州市作为典型城市,基于其降雨分布特点和面源污染特点提出了弱透水性下垫面径流污染物输移模型。通过对大学校园内屋面、路面及其他弱透水性下垫面组合形式下的天然降雨径流取样检测,分析了浊度,CODcr,TN和TP等主要污染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及污染物相关性研究,同时运用模型计算径流污染物初期负荷率。结果表明:校园弱透水性下垫面,降雨径流历时10~20 min各污染物浓度达到峰值。径流历时30 min内,降雨径流浊度,CODcr,TN和TP的污染物负荷率可达到65%~85%。在中小降雨条件下,降雨径流过程中各污染物显著相关,径流污染物输移模型的适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