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20篇
  1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提高水稻的种植效率,水稻插秧机应运而生并且应用的十分普及;但是秧苗的补给主要靠人工来完成,影响了插秧机作业效率。为此,设计了一种水稻秧苗运输车,采用乘坐式独轮驱动,以小马力柴油机为动力,一次完成水稻秧苗从田埂到运秧车的输送、田间的运输以及运秧车与插秧机秧苗的对接输送,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阐述了该设计的关键技术、总体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关键工作机构与部件设计。  相似文献   
2.
所设计的2BDZ-10型水稻直播机采用四轮驱动通用的底盘,将驱动系统通过牵引架和三点悬挂系统连接到播种机构,同时在后桥上方液压变速系统中加入液压提升装置,采用带式播种器利用清种毛刷和排种轮进行选种,并进行了室内参数试验和生产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机具四轮驱动,转弯半径小,解决了过埂困难和易轮陷的难题;整机结构与参数设计合理,播种均匀性变异系数、断条率和种芽损伤率达到实际生产要求,可靠性好,作业效率高,适合在我国直播水稻种植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针对秧苗从田埂到运秧车上大部分靠人工搬运的难题,设计了一款运秧车带式输送梯,且目前对带式输送梯的研究主要停留在静态特性上,而对动态特性的研究较少。为此,采用运输梯三维模型的建立、动力学模型的简化及对模型施加约束与载荷的方法,建立了带式输送梯的动态特性模型,通过对模型的动态仿真,得到了带式输送梯速度特性及横向振动幅值特性。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所设计的输送梯能够满足实际需要,并且和理论特性相符,能够较好地满足带式输送梯动态特性研究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为突破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模式受到播种机机械化水平低的限制并减少硬粘土及多雨条件对大豆玉米复合种植的不利影响,设计一款集旋耕、起垄、施肥、播种等作业功能于一体的2BSQF-6型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播种机。首先结合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农艺要求,提出2BSQF-6型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播种机整体结构设计方案。然后对旋耕、起垄、播种以及仿形等关键部件进行设计并确定关键参数。最后在灌云县大豆农场种植基地展开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播种试验。经田间试验表明,在作业速度为4.7 km/h时,大豆玉米播种深度合格率均为93.3%,大豆和玉米的粒距合格率分别为85%和95.2%,漏播率均控制在8%以下,机具各项指标均满足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5.
主要介绍了1BMQ型水田埋茬起浆整地机的主要参数、总体设计、主要部件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以及该机田间试验结果。该机采用弧形弯刀、多棱形耙辊、半封闭曲线挡土板、流线型空心平地板及自调压装置,其原理新颖、传动可靠、使用调整方面,可一次性完成水田地的耕翻、埋茬、碎土、起浆、平地等多道工序,作业效果满足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6.
国内种植红薯覆膜大多采用人工方式,效率低,效果差,劳动强度大,种植水平尚在原始阶段,缺少机械化手段。为此,设计了红薯双行覆膜机,其结构新颖,特别是集土覆膜装置能有效地解决同时起垄双行覆膜的问题,且占用劳动力少,降低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收红薯可以实现早种、早收、早上市,达到作物增产、农民增收的目的。该机具与轮式拖拉机配套使用,具有操作方便、故障率低、作业效率高等优点,对红薯种植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针对一种新型高地隙铰接式玉米田间管理机,为了确保该管理机具有良好的转向性能,对管理机的静态转向特性进行研究分析,建立了管理机静态转向的运动学模型及动力学模型。同时,运用MatLab对模型进行仿真求解,分析了管理机运动学与动力学特点,为以后管理机进一步的改进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单垄红薯薯藤切碎机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薯味道甜美,富含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以及钾、镁、铜、硒、钙等10余种元素,其营养价值和养生保健作用很大。因此,红薯在世界各地是很多人喜欢的食物,近年来得到广泛的种植,因此红薯收割机器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藤蔓的处理是红薯收割的主要组成部分,人工切除耗时耗力,并且不能达到切碎的效果。红薯薯藤切碎机的设计能很好地将藤蔓切割、切碎且回归田地,使红薯藤的处理方便快捷,可增加土壤有机质,达到农业生产节本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水田高地隙自走式变量撒肥机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1,自引:8,他引:3  
为解决现有水田撒肥机械地隙低、撒肥量调节技术落后、工作效率低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水田高地隙自走式变量撒肥机,介绍了整机结构与工作原理,研究设计了高地隙专用底盘、撒肥盘及排肥口调节装置,并确定了关键结构和参数,对以AT89C51单片机为核心的控制系统进行软硬件设计与系统集成。场地和水稻田间撒肥试验结果显示,推肥板推肥角度-20°~40°可调,机器最小转弯半径1.8m,撒肥盘离地高度可达1100mm,撒肥幅宽达14m,作业效率达到6hm2/h,试验结果表明撒肥机适合在水田里自主行走,整机与控制系统设计满足水田宽幅高效变量撒肥工作要求。  相似文献   
10.
红薯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之一,但目前国内所使用的红薯移栽机,对地膜的破坏程度很大,降低其经济效益,设计一种新型的指夹式栽植机构,对机构进行运动学分析,建立栽植机构的数学模型与约束条件,通过遗传算法进行优化求解,使用现代设计软件进行三维建模并进行运动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遗传算法能很好地解决非线性约束条件下的优化问题,遗传算法种群规模设置为50,采用随机遍历抽样方法,交叉概率0.8,变异概率0.01,迭代100次后适应度值收敛,得到各参数最优解,基于所得到的优化结果建立三维模型,深度偏差为26%,入土苗长偏差为11.1%,运动仿真结果满足红薯栽植轨迹的需要,相较于传统fmincon函数所得轨迹深度偏差降低5%,入土苗长偏差率降低37.8%,为实现红薯栽植的机械化提供设计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