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基础科学   16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今天的研讨会是经农机化司同意召开的,主要任务就是贯彻2017年初召开的全国农机试验鉴定和农机化质量工作改革发展座谈会以及8月召开的农机推广鉴定工作研讨会精神,总结交流过去一年多来农机化质量工作开展情况,分析农机化质量工作面临的新形势,研究推进下一阶段农机化质量工作措施。下面,我结合当前的形势要求,谈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一、依法履职,农机化质量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近年来,在全国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放管服"  相似文献   
2.
随着河南、山东、河北、安徽、江苏、陕西等省的麦收工作全面完成,全国小麦主产区的夏收工作基本结束。内蒙古、甘肃、新疆、黑龙江等省(区)以春小麦为主,其麦收工作将从7月初开始,持续到9月份结束。据统计,截至6月20日,全国已收获小麦2.61亿亩,占夏粮面积的90%,其中小麦机械化收割面积2.14亩,机收比例达到82%。  相似文献   
3.
正这次我们在西安召开农机化质量工作研讨会,对于研究新形势下农机化质量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统一思想,明确思路,推动农机化质量工作迈上新台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农机化质量工作是我国农机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机质量监督服务是农机化五大公共服务体系之一。多年来,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坚持不懈,积极探索,不断创新,促进了我国农机化质量工作的发展。一、科学总结"十二五"时期农业机械化质量工作  相似文献   
4.
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是推进机构改革、组建农业农村部门的第一年,也是实施《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以下简称“十三五规划”)的第三年。面对改革后农业农村部门新职责和农业农村发展新任务,全国农机化系统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以提升重点作物、关键环节和薄弱地区生产机械化水平为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促协调.  相似文献   
5.
正我党历来重视信息宣传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多次研究有关问题,做出了系列重要部署。2016年2月19日,为推动新闻舆论战线适应形势发展积极改革创新,全面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要适应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冬小麦微喷水肥一体化适宜的氮肥施用方式,于2018—2019年在微喷水肥一体化条件下,以‘济麦22’为材料,设置120(N1)、210(N2)和300 kg/hm2(N3)3个施氮量处理,每个施氮量下设置拔节期一次性追氮(JS)和拔节期、孕穗期、开花期和灌浆期等量分次追氮(4T)2种追氮方式,测定冬小麦产量、蛋白质组分含量、面团品质、氮素积累和土壤硝态氮含量。结果表明:微喷灌条件下,氮肥分施(4T)显著促进冬小麦花后干物质积累,显著提高千粒重,进而显著提高籽粒产量,N3-4T处理的产量最高,为9 951.2 kg/hm2。在相同追氮方式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JS处理显著提高了球蛋白、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含量,显著延长了面团稳定时间;4T处理随着施氮量增加,籽粒总蛋白含量无显著变化,清蛋白、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含量均呈下降趋势,高氮处理下(N3)湿面筋含量和面团形成时间均显著下降。在相同施氮量下,相较于JS处理,4T处理可显著提高花后干物...  相似文献   
7.
深化重点国有林区和国有林场苗圃管理体制改革是当前林业战线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根据本局森林资源现状的研究分析,提出了将基层林场转为公益型林场,并对林场的规模、人员设置及生态效益进行了科学测算。  相似文献   
8.
正今天,我们相聚杭州举办2016年中国农业机械化质量网(简称"质量网")信息员培训班。这次培训班的主要任务是:总结2016年质量网在宣传各地规范实施农机试验鉴定,着力强化农机化质量监督,稳步推进农机化标准建设、农机维修管理服务、职业技能开发指导、农机产品质量认证,各单位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做法、成效和经验工作中所  相似文献   
9.
微喷水肥一体化对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探明不同微喷灌施氮方式对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以‘济麦22’为材料,在底施纯氮105kg/hm~2条件下,2016年春季设置追施纯氮45(N1)、90(N2)和135kg/hm~2(N3),每个追氮量采用微喷灌拔节期一次性追施(JS)和分别在拔节、孕穗、开花和灌浆期4次等量追施(4T)2种方式,测定冬小麦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1)微喷灌条件下,随施氮量的增加,冬小麦产量先增加后降低,以N2处理产量最高;相同施氮量下,分次施氮处理产量显著高于拔节期一次性施氮,产量的增加主要由于显著提高千粒重;2)拔节期一次性施氮提高冬小麦开花期群体叶面积指数,而分次施氮处理灌浆期的叶面积指数显著高于拔节期一次性施氮,相同施氮量下分次施氮延缓灌浆中后期旗叶的衰老,从而有利于花后干物质积累和粒重的提高,但过多施氮导致粒重下降,总干物质积累量减少;3)不同施氮量处理间水分利用效率以N2处理最高,相同施氮量下分次施氮处理水分利用效率显著高于拔节期一次性施氮处理。综上所述,与拔节期一次性施氮相比,微喷灌采用分次施氮显著提高冬小麦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微喷水肥一体化N2处理下分次施氮为最佳的高产高效氮肥运筹模式。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