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5篇
  4篇
综合类   10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北省十堰山区,是天然的绿色有机农业生态区。服务南水北调大局,实现山青水秀民富的科学有机统一,在于突出山区特色,发挥比较优势,围绕"兴致富产业,建生态家园,创文明新村",积极发展山地现代生态有机农业。1.以生态经济为核心,培植现代生态产业体系(1)做大生态有机农业板块,优化第一产业。  相似文献   
2.
地处鄂西北山区的十堰,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和主体淹没区,又是国家扶贫开发集中连片的重点区,还是我国承东启西的重要生态功能区,这里山多、地薄、田少、多灾,国  相似文献   
3.
21世纪十堰发展有机农业的机遇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市场经济原理和比较优势理论,对21世纪十堰农业发展方向和对策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十堰山地农业的发展方向是有机农业,最大特色和巨大潜力也是有机农业。发展对策是把比较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前提是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关键是突出特色,加速调整;核心在于依靠科技,开发增收。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后,川渝地区农机化在发展路径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征。法制方面经历了由无到有、由法制辅助农机化发展到促进农机化水平提高的过程;产业组织方面经历了集体经营管理到政企分开,再到管理机构、服务组织各尽其能的过程;技术与农机具方面以适应川渝地区耕作环境为主线,经历了由大中型农机到小、微型农机的转变过程。分析清楚这些路径的阶段性特征对川渝地区农机化朝纵深方向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地处鄂西北山区的十堰,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和主体淹没区,又是国家扶贫开发集中连片的重点区,还是我国承东启西的重要生态功能区,这里山多、地薄、田少、多灾,国土面积236.8万hm2,其中山场200万hm2,水域9.2万hm2,耕地总资源22万hm2,  相似文献   
6.
2005年十堰市农业局通过项目竞标.实施了湖北省农业“科技110”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项目;之后,相继与烽火集团武汉虹旭公司、湖北神农信科公司开展农村科技信息服务合作项目。5年来,在项目支撑下,以十堰市农业专家工作室(农技110工作室)为主体,以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为重点.着力创新服务机制,打造服务品牌.用信息化嫁接现代农业,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取得了良好成效。“农技110”正在成为服务山区农业的一大品牌.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无公害蔬菜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近几年虽然日光温室辣椒的栽培面积逐年扩大,但因缺乏相应的栽培技术指导,生产操作缺乏规范性而影响了辣椒生产。因此,推广日光温室辣椒生产技术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针对鄂西北山区近十年来干旱加剧的突出问题 ,提出抗旱减灾的治本之计在于做好水土文章 ,治源之策应当优化生态环境 ,原本之纲是要依靠科技进步。  相似文献   
9.
运用科学的发展观,以生态经济学原理为支撑,以农业生态经济为重点,深刻揭示了生态立市的内涵在于发展生态经济,客观分析了十堰山区发展生态经济的基础与潜力,提出了推进十堰生态经济发展的生态、经济、社会三赢目标与盘大做强生态产业、改善优化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着力打响生态品牌、加强生态庄园建设、加快生态科技研发的六大措施。  相似文献   
10.
湖北十堰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生态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战略.湖北省政府把建设鄂豫陕渝毗邻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旗帜授给了十堰,为十堰的经济社会发展画下了一幅战略宏图.农业是区域性中心城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基础性支撑,打造重要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是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的基本定位之一. 1 比较分析:重要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的特色与短板 1.1 重要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特在山水 十堰市是鄂豫陕渝毗邻地区的山水大市.全市国土面积2.36万km2,在6个市州中(十堰、南阳、襄阳、安康、汉中、商洛,下同)居第三位,仅次于南阳和汉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