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4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吴金燕 《湖南农机》2014,(1):143-144
正衡阳县是农业大县,常年农作物种植面积16.7万hm2(250万亩),其中水稻种植面积10万hm2(150余万亩)。近几年来,由于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土地抛荒问题日益显现,政府抓粮食生产的压力增大。谁来种田已成为考问各级政府及其农业农村工作者的"世纪之问"。为解决谁来种田问题,遏制土地抛荒、确保粮食生产目标实现,衡阳县高度重视农业机械化工作,积极探索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模式,通过政策上积极引导、资金上大力扶持、技术上  相似文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以下简称《农机化促进法》)自2004年11月1日实施以来,至今已7年余。最近,衡阳县人大调研组对《农机化促进法》实施情况进行调研,目睹了衡阳县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成果,同时认为:该法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促进不足或协调不够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正>一、农机排灌机埠建设现状1.衡阳县机埠拥有量及灌溉能力现状2012年末,全县共有装机容量7.5千瓦以上的机埠638座、13344千瓦,设计灌溉能力26.6万亩。机电井3480眼、装机动力7600千瓦,设计灌溉能力6.08万亩;现有机埠一般分布在县内蒸水、演水、武水、岳沙河、沙旭河等主要河流及水库灌溉区等水资源丰富的地区。在有水源利用的情况下,全县机埠及机电井可确保农作物抗旱灌溉能力为32.68万亩。  相似文献   
4.
通过RT-PCR获得番木瓜eIF4E和eIFiso4E基因的编码区,将其分别克隆到pBD-GAL4载体中,构建酵母双杂交系统的诱饵载体pBD-GAL4-eIF4E,pBD-GAL4-eIFiso4E。测序正确后,将重组质粒导入YRG-2酵母菌株,检测其表达产物对酵母细胞有无毒性及对报告基因有无激活作用。结果表明,获得了正确的番木瓜eIF4E,eIFiso4E基因编码区,并成功克隆到pBD-GAL4诱饵载体中,且转化有诱饵载体的YRG-2在SD/-Trp营养缺陷平板上生长良好,在SD/-His-Trp营养缺陷平板上不能生长,说明表达产物对酵母细胞无毒性,对报告基因也无自激活作用,这为下一步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检测番木瓜eIF4E,eIFiso4E蛋白与病毒的相互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试验旨在研究以番茄渣为主成分培养基(添加碳氮源)中接种有益微生物发酵生产番茄渣发酵饲料(CP≥26%,DM)。选泌乳日龄(86±19) d,体重(467±28) kg的2~3胎、健康、泌乳量相近的新疆褐牛20头分为2组,经t检验差异不显著(P>0.05)。分别饲喂常规TMR日粮(对照组)和用14%番茄渣发酵饲料(CP≥26%,DM)分别替代对照组日粮中的6%棉粕(CP=45%,DM)、4.5%麸皮(CP=15.5%,DM)、3.5%玉米青贮(CP=7%,DM)。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日粮中采用番茄渣发酵饲料能显著提高新疆褐牛血清中T-SOD、GSH-Px的活性,提高TAOC的量及降低MDA的量(P<0.05);日粮中采用番茄渣发酵饲料能显著降低乳清中MDA的含量(P<0.05),有提高乳清中T-SOD,GSH-Px的活性和TAOC含量的趋势。与对照组相比,日粮中采用番茄渣发酵饲料能显著提高血清中IgG、IgM抗体水平(P<0.05),有提高血清中IgA抗体含量的趋势,但对乳清中IgG、IgA和IgM抗体水平无显著影响(P>0.05)。因此,番茄渣发酵饲料能提高新疆褐牛机体的抗氧化性能、免疫力及提高牛奶的抗氧化性能,是一种较好的发酵饲料。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由于购置补贴政策的推动作用,农业机械快速发展,高技术、大马力、高性能的大中型农机装备明显增加,对农机操作者的技能要求相应提高。但是由于当前农村青壮劳动力大量外出,现有农机人员当中普遍年龄偏大、体力不足、技能缺乏。这些因素都是农业机械事故发生不容忽视的隐患。因缺少有效保障和救助措施,致使事故家庭返贫、人员致残或死亡的现象现实存在。  相似文献   
7.
真菌线粒体基因组大小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研究表明,真菌线粒体基因组大小存在明显变化,范围在10 kb到100多kb之间。这种变化引起了真菌学家、遗传学家及进化生物学家的浓厚兴趣。该研究综述了影响真菌物种内及物种间线粒体基因组大小变化的一些因素,包括内含子、线粒体质粒和其他可移动遗传因子。了解和认识真菌线粒体基因组的遗传变化,可以更好地帮助理解真菌乃至其他真核生物的进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