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2篇
  2021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在我国,涝灾有损失大、范围广、洪涝难分等特点.多年来,各地对涝灾的形成原因及防灾减灾措施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大量成果.但总体而言,这些研究多局限于当地经验和定性分析,缺乏系统的、定量的研究.排涝的数学模拟研究目前尚处于起始阶段,均未考虑外洪对内涝的动态影响.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与总结,讨论了洪、涝之间的相互影响,初步探讨了三峡工程对长江中下游涝灾防治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2011年6月湖北房县因山体滑坡形成堰塞湖,后续处置时,因工期紧,滑坡体尚未处置,施工难度大。设计时秉着“不扰动滑坡体”的原则,采用三重防护措施,第一重防护措施为堰顶防护,第二重防护为在堰脚布置首座透水型混凝土重力坝拦渣,第三重防护为在下游布置第二级透水型重力坝拦渣。经三重防护,有效阻止了推移质向下游推移,消除溃堰风险,实现了堰塞湖长治久安。提出的透水型混凝土重力坝的设计,减少了上游水压力和基底扬压力,增加了抗滑、抗倾覆稳定性,减小了工程量,降低了工程投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