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8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1.
国家电网公司一届一次职工代表大会的召开以及省级电力公司工会委员会的相继建立,标志着电网企业公司化改革进程中的职工代表大会(简称职代会)的地位和作用也有了明确的定位,使党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基本方针得到进一步落实,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由此,电网企业的民主管理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无疑对加速改革进程,促进和保障改革顺利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生产力诸因素中活的因素。随着思想的解放、社会的前进,现代生产力理论的表述更为精辟,内容更加丰富,但仍遵循这一基本原理,将科学技术、人力资源列为生产力的两大因素。供电企业如何科学管理人力资源,优化人力资源结构,挖掘人力资源潜能,调动员工的能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实行人与科学技术、生产设备、劳动工具的最佳结合,不仅关系到电力生产力的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但对人力资源的认识与管理,自觉不自觉地存在一些有形或无形,成文或不成文的误区,影响、制约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大以来,建设“学习型城市”、“学习型组织”、“学习型企业”的热潮遍布全国城乡、各行各业。随着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的广泛传播,我们所处的时代正在进入“学习”的时代,我们将面临着一场由“学习”引发的社会变革。东台市供电公司积极应对时代变革,迎接竞争挑战,按照江泽民同志“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  相似文献   
4.
俞学河 《农村电工》2005,13(6):11-11
我国农村电力资产,历史上由国家资产、集体资产、用户资产组成,其发生的维护管理费用,均按照资产的权属关系,分别由供电企业、乡镇电管站、资产所有人承担。农电体制改革后,大量良莠不齐的农村集体电力资产无偿上划给供电企业,同时,大批性质不同的农电人员在短期内一下子涌进电力系统。供电企业资产要维护,人员要生存,没有资金来源,慌了手脚,乱了阵脚,才把眼光落向农村低压维护费,由此农村低压维护费的地位与作用突显出来。  相似文献   
5.
农电体制改革后,乡电管站改制为县级供电企业的供电营业所,农村集体电力资产无偿划拨县级供电企业。不在移交范围内,而又大量客观存在的乡站三产资产如何处置,尚没有明确的政策规定,是任其闲置自生自灭,或是由他人占用直至流失,还是依法进行处置、利用,以此发展电力多种经营,这是本文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所在。一、乡站三产资产存在的几种载体乡站三产资产一般由原始投入和生产经营积累形成。原始投入分为三种情况:一是主业通过乡站投入,一般系直管县供电部门以资金、设备、技术投入;二是乡站自有资金,资产投入,大多数为乡站利用…  相似文献   
6.
《电力法》颁布实施以来,县供电企业经过近十年的改革改制,基本完成从政府组成部门到企业的角色转换。以市场主体的身份从事所属地域电力的建设、输配、销售和管理。由子电力法及其配套法规尚需修改完善,政府也未将供电企业视为企业对待。企业本身还没从计划经济模式完全走出来,县供电企业至今既不能完整地依法经营,又不能完全的按市场经济运作,面临许多诸如观念、体制、管理、效益等方面且难以逾越的问题,影响和制约企业发展,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7.
由谁来实施电力社会普遍服务,目前说法主要有企业说、政府说、混合说三种。  相似文献   
8.
俞学河 《农电管理》2004,(12):40-41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电力法及其配套法规颁布实施,我国电力系统先后进行了行政管理体制、电力工业体制等重大改革,所属电厂、电网、修造、基建企业已经实行政企分开,基本完成市场化进程,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正在成为市场竞争主体。但是一些计划经济、政企合一时代固有或形成的电力管理学概念,仍然根深蒂固地存在于系统员工,特别是领导层思维中,不合时宜的顽强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