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6篇
  2000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种植业生产是在人为干预下利用“露天工厂”转化太阳光能,创造初级生产力的第一性生产,其农作物总产量、总产值的增长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外延增长型,即以扩大面积为主增产增值;另一种是内涵增长型,即以改进技术,提高单产来增产增值。本文从分析兴化市种植业生产发展现状入手,对2000年的发展战略目标及其对策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2.
兴化市于1987年引进苏棉1号进行试验示范种植.1989年将苏棉1号确定为兴化市抗病棉推广品种,已累计推广26万亩,占抗病棉面积的82%.4年来种植苏棉1号百亩丰产方11个,累计面积1320亩,平均亩产101kg.1991年发生特大洪涝灾害,昌荣镇瞿沈村9组105亩丰产方(均为大麦后棉)仍然获得107.3kg/亩的好收成.经几年试验示范,形成了苏棉1号亩产100kg栽培模式.苏棉1号亩产皮棉100kg产量结构为:密度3200~3400株,单株成铃19~21个,亩总铃6.8~7万个,单铃重4~4.2g,衣分36~37%.主要栽培技术路线是:培育大壮苗,深沟高垄,增加密度,早促早发,防病治虫.  相似文献   
3.
兴化县地处苏北里下河腹部,属水网圩区,是我省重点产粮、产棉县之一,也是全国第一批优质棉和出口棉基地县。全县在确保粮食稳定增长的前提下,大力发展以棉花为主体的经济作物。1982~1986年粮食连续五年超过100万吨,1979~1986年,棉花亩产由40公斤上升到80公斤左右,总产由0.7万吨上升到3.5万吨左右。兴化县稳粮增棉,主要抓了四个关键措施: (一)调整种植业结构,促进粮棉协调发展 1.在秋热作物中,适当缩小水稻,扩种棉花。全县水稻面积从1978年的160万亩调  相似文献   
4.
1983~1989年,采用小区试验和大田示范相结合的方法,对兴化市内不同农业区大麦后移栽棉花(下称麦后棉)适宜密度范围、生长发育动态与季节进程优化同步指标及其高产栽培配套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兴化四个农业区地面高程、土质类型和潜在肥力有差异,亩产皮棉100kg左右的高产棉田的密度范围也不相同,但在适宜的密度范围内,不同密度均可达到亩总铃7.2万个左右的高产指标,密度与亩总铃数呈极显著的曲线相关,各农业区相关系数分别为:0.7981、0.8317、0.8554、0.8550,依回归方程推导,各农业区适宜密度极差为700株左右;(2)高产棉花定型株高最佳值为 105~110cm,其主茎生长的理想动态为:盛蕾前、盛蕾~开花、开花~盛铃、盛铃后株高增长量各占最终株高的1/4;(3)实现生育进程和季节进程优化同步的中心环节是“蕾-铃-絮”对应“三集中”;(4)高产栽培的技术体系是壮苗、早发、稳长、不早衰。  相似文献   
5.
6.
苏棉12号系江苏省太仓市棉花原种场经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抗病棉花新品种,1997年通过省级审定,已被江苏省列为"九五”期间重点推广品种.在示范、推广过程中,该品种的结铃性、丰产性表现突出,但是该品种的无头苗发生率较高.1997~1998年对苏棉12号无头苗的发生特点、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只要对苏棉12号无头苗及时整枝,其单株生产潜力超过正常植株.  相似文献   
7.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