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10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1999~2015年玉米田间黏虫发生量以轻度、中度、重度3个等级划分,同时依黏虫生活习性将相关气象条件进行相应等级划分,并将黏虫发生程度与相关气象条件进行等级间相关分析,得出通化市黏虫发生程度与5月下旬~6月中旬降水量相关密切。又由于黏虫是迁入的成虫形成的危害种群,因此黏虫的发生程度又与5月下旬~6月上旬诱蛾量关系密切。利用多元回归统计方法建立通化市黏虫发生程度气象等级预测模型,模型的复相关系数r为0.735,通过α=0.05的显著性检验。模型的拟合回报确率为82.4%。利用2016年资料对模型进行试报检验,试报结果正确。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率,能够满足预报和服务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利用Micaps实况资料,从环流背景、物理量场等方面对通化市2020年8月26日-9月9日发生的三次台风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连续三场台风过程的台风路径预报基本准确,只是在登陆后有小幅度的调整。(2)三次过程均有不同程度的西风槽配合(3)三次过程的水汽条件都较好,都有低空急流不断地将海上的水汽向我省输送。(4)暴雨区处于高空急流辐散区,低空急流的左侧,低层辐合、高层辐散,形成了较强的上升运动。(5)后两场台风深厚的行星尺度系统和天气尺度系统的相互作用、稳定维持,导致降水持续时间长。(6)地形作用使得“美莎克”和“海神”相对“巴威”,持续影响时间明显更长。(7)三次过程通化均出现瞬时9级大风,主要原因,一是等压线密集,二是变压梯度大,三是动量下传。(8)通过对模式检验分析得出,EC细网格模式降水时间、降水量级,强降水落区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3.
高迎娟  齐金  蒋书太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8):10944-10946
将一定试验条件下的作物干物重及最终经济产量的观测数据与气象条件进行相关分析,得出在温、光、水三大气象要素中,温度是决定产量的关键因子。在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下,借助于试验产量,首先对低温灾害进行分级,然后利用经验指标并通过社会产量对其他各自然灾害进行分级。在标定一个自然灾害级别可造成作物一个5%的减产幅度下,利用产量预报公式对各年产量进行逐步拟合,在达到一定信度的前提下,确定各自然灾害对各作物产量可能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山葡萄霜霉病发生规律及其抗病性的进一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霜霉病是山葡萄的主要病害。通过对葡萄园气象条件与霜霉病的多年观测,我们对山葡萄霜霉病的发病规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发现在一定的气候条件下病害的潜育期不超过24小时,比前人揭示的病害潜育期明显缩短。同时,发现在某一品种寄主下的病原菌,在品种间的传播能力有显著差别。为此在防御措施上提出了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5.
在玉米育种上,选育其有较高产量的玉米杂种是我们最终的目标。玉米自交系间杂交是玉米杂种优势利用的最有效方法,新的优良杂交种除有较高产量水平外,其亲本自交系也必须要有较高的自身产量。提高繁殖亲本及杂交种制种产量,降低度种子成本,以利于新品种快速推广应用。因此,近年来围内外玉米育种专家越来越重视玉米自交系数量性状的遗传传递规律及性状间关系的研究,并对指导育种工作起了积极作用。本文通过结合多年玉米育种工作实践和国内外玉米育种专家的共识,对高产玉米自交系的农艺性状进行分析鉴定,依据高产玉米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相关系数,经分析鉴定,确定高产玉米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的选择方法,以期为玉米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了更好地开展稻瘟病的防治工作,需要对稻瘟病发生程度具有预报能力。笔者利用通化市1995—2012年气象资料,对稻瘟病促病气象指数进行计算,并与稻瘟病实际发生程度(将稻瘟病发生程度分为3个级别:轻度、中度和重度)进行相关分析,利用统计手段建立稻瘟病发生程度气象等级预报模型。结果表明,模型回报检验总体确率达到76.4%,试报检验效果较好,预报模型具有一定的可用性,可为通化市稻瘟病的防治工作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同时,根据通化市稻瘟病发生的特点,给出了稻瘟病发生程度气象等级预报制作与发布的时间,以及稻瘟病的最佳防治时间。  相似文献   
7.
水稻低温冷害减产幅度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迎娟  王松华  佟雪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7):8050-8051
在水稻种植品种、栽培技术、耕作及管理水平一致的基础上,水稻的产量只决定于气象条件,而在气象条件中气温是关键因子。因此,在排除其他因素干扰后,对多年的产量与气温因子进行相关分析,建立了水稻各生育期及全生育期低温冷害减产幅度模型。  相似文献   
8.
为了对玉米螟发生程度进行预测,以便对玉米螟虫害更好地进行防治,利用吉林省通化市1981-2007年玉米螟虫害观测数据和气象资料,通过对比分析,确定与玉米螟灾情关系密切的气象因子。将玉米螟发生程度分为3级:轻度发生、中度中度、重度发生,同时以最大概括率的原则将相关的气象因子也划分为3级,并将预报量和预报因子各等级合理赋值,通过统计手段建立了通化市玉米螟发生程度气象等级预测预报模型。模型回报检验确率达81.5%,试报检验效果也较好,预报模型具有一定的可用性,可为通化市玉米螟的防治工作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另外,通过对观测数据的分析,初步证明了通化市冬季低温对越冬幼虫死亡率无明显影响,同时在统计中发现,越冬前后幼虫的虫口密度与通化市玉米螟发生程度关系不是很密切。  相似文献   
9.
从干旱天气概况、成因及气象服务等方面,对2014年夏季吉林省辉南县伏旱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空大气环流平直,冷空气活动较弱是形成此次干旱的重要大气环流形式;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南、偏东是影响此次干旱重要天气系统;厄尔尼诺现象也是影响此次干旱的重要原因,抓住有利的天气条件进行人工增雨,能大大减少农作物的损失.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高空和地面观测资料,分析了2018年7月21日至8月4日通化地区出现的高温天气与环流形势特征以及热力条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此次高温天气是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非绝热因子及大气下沉运动共同作用下产生的。本文为今后的预报工作提供了经验与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