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6篇
林业   75篇
农学   72篇
基础科学   20篇
  56篇
综合类   334篇
农作物   29篇
水产渔业   18篇
畜牧兽医   152篇
园艺   29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杜仲叶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法提取杜仲叶中的车叶草苷,影响提取率高低的4个主要因素为:提取剂乙醇的浓度、液料比、超声时间、超声功率,得到的最佳提取条件分别为70%、15 m L·g-1、40 min和160 W。超声提取法可高效快捷地提取杜仲叶中的车叶草苷,与传统提取方法相比,具有稳定、高效、节能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3.
目前,虾病的泛滥给对虾养殖业造成了严重危害,人们试图从改善养殖环境、强化营养、消毒剂、绿色药物和加强管理等方面出发,寻找预防和解决的途径,增强中国对虾抵抗各种病害的能力和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为此,我们曾筛选过四种多糖类、两种多肽及戊二醛等药物。本试验的目标为确定海活素ME-11药物饲料对中国  相似文献   
4.
传染病能快速传播,并给许多牧场带来巨大损失.过去的经验说明,生物安全是最有可能减少疾病传播的途径. 肉鸡饲养者过去常常只顾赚钱,而没有真正关注养禽业的卫生防疫制度.纵观全世界,养禽业在迅速发展的同时烈性传染病(AI,ND,IBD,IB,MD,球虫病等暴发的几率也同步增加.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养禽者仍然没有意识到一个非常简单的概念--生物安全.  相似文献   
5.
红壤稻田不同轮作方式对水稻生产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7年34季水稻不同轮作方式的长期定位试验,研究禾本科,豆科、十字花科绿肥翻压还田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证明:1.绿肥处理能提高水稻产量。双季稻总产平均为10423.5kg/hm^2,比双季稻冬闲处理增产2383.5kg/hm^2,增幅30.0%。2.油菜处理促进水稻提早成熟。生能期比季稻绿肥处理提前3-6d。而且不稻空秕率低,早稻比双季稻冬闲处理低14.65。  相似文献   
6.
7.
8.
双轨饲养技术把奶牛的饲料分为基础饲料和变数饲料两部分。  相似文献   
9.
左族咪唑又名左咪唑、左旋四咪唑,是人工合成的广谱驱虫药。本品具有旋光性,为噻咪唑左旋异构体,常用其盐酸盐(盐酸左旋咪唑),为白色或微带黄色晶粉,性质稳定,易溶于水(25C:62.7%),酸性水溶液中稳定。本品对体内多种寄生虫如蛔虫、肺丝虫、钩虫等具有强大的驱杀作用,并且给药方便,可皮下  相似文献   
10.
以匍匐翦股颖品种“Penn-A4”为试验材料,侵染立枯丝核菌后,经丁二醇(BDO)诱导产生系统抗性(ISR),喷施不同浓度的乙烯合成抑制剂氯化钴(CoCl2)和促进剂1-氨基环丙烷羧酸(ACC)后,检测抗坏血酸-谷胱甘肽(AsA-GSH)循环中抗坏血酸(As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并观察匍匐翦股颖ISR反应中胼胝质沉积的变化。结果表明,乙烯抑制剂处理下,匍匐翦股颖幼苗中AsA含量较低,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下降,大量GSH被催化还原为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GSSG大量积累,同时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较低,GSSG经GR少量还原为GSH。乙烯促进剂处理下,AsA含量较高,APX活性升高,GSSG在高活性GR作用下催化还原为GSH,使得GSH大量积累。因此在匍匐翦股颖ISR抗病反应中,高浓度乙烯促进AsA和GSH的大量积累,它们不仅参与了活性氧的代谢平衡,同时也作为信号分子在ISR抗病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匍匐翦股颖感染褐斑病后,胼胝质主要沉积在厚壁细胞、韧皮部、木质部和表皮组织,其中厚壁细胞胼胝质沉积最多,表皮组织沉积最少。此外,胼胝质沉积面积在不同乙烯信号分子处理间存在差异,但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差异不显著。一定浓度的乙烯对ISR反应中胼胝质的沉积具有一定的影响,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显著增加,在100 μmol·L-1ACC处理5 d后,胼胝质沉积总面积仅为9.916 mm2,处理10 d后升至最高,为38.396 mm2,但在病害侵染后期,胼胝质数量减少,在100 μmol·L-1ACC处理15 d后,胼胝质沉积总面积降至20.052 mm2,反映了乙烯信号分子对胼胝质沉积的影响是一种短期效应,短期内可提高匍匐翦股颖植株抗病性,具有信号分子的短时效特点。研究结果为探清匍匐翦股颖ISR抗病响应中ET信号分子如何调控抗病生理特性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