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6篇
综合类   15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2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为筛选出适宜襄阳地区种植的甜玉米新品种,2017年我们以粤甜16为对照,引进了12个甜玉米新品种开展了品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金华13号在农艺性状、品质、产量、抗性等方面表现均优于对照,可在进一步熟悉品种性状的前提下加大示范种植面积,博宝和NKT1701建议继续开展观察试验。  相似文献   
2.
以湖北省2009年玉米(Zea mays L.)区域试验数据为例,介绍了GGE双标图在评价玉米品种适应性、稳产性、丰产性以及试验点的鉴别力和代表性的运用。结果表明,Hk9509、Sx0759、Hz06148、Kn0901共4个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较好;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建始县地点鉴别力较大;恩施市、仙桃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地点代表性较强;综合地点鉴别力和代表性分析,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和宜昌市试验点较好。  相似文献   
3.
对玉米5个自选新系与11个生产上常用的骨干自交系采用NCⅡ(11×5)配成55个杂交组合.对各组合的7个主要性状进行了配合力分析,同时对6个主要性状的GCA与单株粒重的GCA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襄7298、襄2178、襄706、襄329、Lx9801、PH6WC、郑58、Y8G单株粒重的GCA较高.是值得重点利用和改良的自交系材料.襄2178×襄7298、襄706×襄7298、PH6WC×襄7298、Y8G×襄7298、襄329×襄7298、9041×襄7298、襄4887×Lx9801、Lim50×襄7298、襄706×昌7-2、襄706×浚926为强优势组合.单株粒重GCA的增加是提高产量的重要基础.选育出单株粒重GCA较高的优良新系组配出高产杂交组合的可能性较大.穗长、行粒数、千粒重GCA的增加可以有效地提高单株粒重的GCA.  相似文献   
4.
鲜食糯玉米新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糯玉米具有蔬菜、水果、粮食三位一体的利用价值。尤其是在乳熟期采收的鲜穗经蒸煮后籽粒晶莹透亮、皮薄渣少、软黏清香、滋味甘美。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结构的改善,对其需求量不断增多,我国大、中城郊种植面积逐年加大,市场前景广阔。本试验旨在通过对参试品种的品质、丰产性、抗性进行鉴定。  相似文献   
5.
化学除草是玉米轻简高效栽培的一项重要生产技术措施。针对近年迅速发展的鄂北地区夏玉米田间杂草的发生发展特点,提出了播种前、播种后出苗前及出苗后几个关键阶段的田间化学除草技术。  相似文献   
6.
2011年对襄阳市11个普通玉米新品种进行了夏播比较试验,以鉴定其丰产性、适应性及抗逆性。结果表明,郑单136、浚单509等品种产量高、综合抗性好,且无明显的缺陷,值得进一步试验与示范。  相似文献   
7.
地市级农科院所由于条件、经费有限,不得不压缩开支、降低成本,用较低的成本尽量去创造最大的效益,取得最大的成效。湖北省襄樊市农科院从事玉米育种工作的具体做法。可为在中小单位工作的广大玉米育种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文章分析了玉米自交系混杂退化原因,提出了防杂提纯技术措施,总结了自交系繁殖操作技术要领及注意事项,对于提高玉米自交系质量和杂交种制种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郭莉  李新彦  马现斌  胡飞 《中国种业》2023,(10):70-74,79
运用基于玉米 DUS 测试性状对襄阳市农业科学院玉米团队 14 份玉米骨干自交系进行多样性分析和评价,以期为玉米自交系高效利用提供依据与参考。基于 DUS 测试表型性状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4 个自交系共 37 个性状的多样性一般,各性状多样性指数都未超过 2.00,需进一步加强种质资源改良与创新,以丰富种质资源多样性。从这些自交系各性状的表现来看,株型选择上偏中秆紧凑型;但生育期方面偏中晚熟,早熟自交系基本没有,在进行夏播选育或早熟品种的选育方面使用这些自交系需慎重。基于 DUS 测试表型性状的自交系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在遗传相似系数阈值为 0.844 时,14 个自交系可以分为四大类,聚类结果与系谱来源一致,其中 III 类中自 12(XY90418)和 IV 类中自 15(XY06/XY7298)选系单独聚为一类,与其他类群距离较远,可能与其他自交系存在杂种优势。另外,根据聚类结果,需要注意 2 个自交系杂交改良选育自交系时,后代分离方向不确定性。根据聚类结果,也说明轮回亲本不同,分别聚在不同类,所以在回交时轮回亲本和后代的选择上还是要紧跟选育目标——类优良轮回亲本,并进行目标性状的选择,以达到回交选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针对襄樊市夏玉米生产中存在的品种多乱杂、良种良法不配套、田间管理简单粗放等问题,提出了加强品种引进与试验示范管理,积极开展科技培训,搞好玉米各生育时期的生产管理等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