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6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5篇
  2024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者通过对国内外油田技术服务企业发展现状的研究,简要阐述了影响油气田开发技术服务企业发展壮大的技术、行业、市场瓶颈,为致力于油气技术服务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参考经验。  相似文献   
2.
稻瘟病是目前分布最广泛、危害最严重的植物真菌病害之一,我国几乎所有水稻栽培地区都有该病害的发生。目前稻瘟病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抗病品种选育、药剂防治和栽培管理。其中抗病品种多是基于"基因对基因"学说基础上的垂直抗性品种,容易丧失抗病性。化学防治具有经济、高效、方便、迅速等优点,一直是  相似文献   
3.
为了评价黄芪花的饲用安全性,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对黄芪花进行急性经口毒性试验、Ames致突变试验、哺乳动物红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以及90 d亚慢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大鼠和小鼠在灌胃黄芪花14 d后均未出现明显中毒和死亡情况,黄芪花急性经口毒性试验中大鼠和小鼠最大耐受量LD50大于20.00 g/kg BW。采用黄芪花提取物进行3项遗传毒性试验,结果表明,黄芪花提取物未能引起受试菌株发生回复突变,对小鼠红细胞含微核细胞率无影响,对染色体异常细胞率、常染色体单价体和性染色体单价体无影响。90 d经口毒性试验显示,不同黄芪花剂量组喂养下大鼠的增重、总进食量及食物利用率无显著变化,大鼠血液指标和脏器重量均无明显毒理学变化,解剖及组织学观察也未见明显病理组织学变化,未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为1.20 g/kg BW。研究表明,黄芪花安全性高,无致突变性及亚急性毒性,在试验剂量下安全无毒。  相似文献   
4.
随着养鸡业的发展,随之而来的鸡病发生的数量和种类也越来越多。从我们十几年临床所接触的病例调查综合结果来看,病毒和细菌  相似文献   
5.
试验旨在探究金莲花饲用安全性,对金莲花进行急性毒性试验、遗传毒性试验(细菌回复突变试验、哺乳动物红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和亚慢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昆明小鼠半数致死量(LD50)大于10.0 g/kg·BW。遗传毒性试验结果未见金莲花对试验动物致突变作用。大鼠致畸试验结果显示,各剂量组孕鼠未出现中毒体征,未观察到大鼠的生殖毒性,未见致畸作用。亚慢性毒性试验未见大鼠出现中毒表现以及死亡发生,各剂量组大鼠的体重、增重、进食量、食物利用率、脏体比与阴性对照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各组大鼠的血常规、血液生化、尿常规等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心脏、肝脏、胰脏、肺、肾脏、脑、胃、睾丸和子宫等脏器的色泽、大小和形态结构均未见明显异常。研究表明,金莲花毒性小,饲用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6.
基于熵值赋权的DTOPSIS法对不同玉米品种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基于熵值赋权的DTOPSIS法对黑龙江省八五二农场新推广的36个玉米品种进行综合分析及评价,探讨玉米品种综合评价的新方法,筛选出综合性状优良的玉米品种。结果表明,运用DTOPSIS法对玉米品种进行评价,能将各个性状指标无量纲化并综合分析,避免了评价指标之间的不公度性和矛盾性的问题。熵值赋权法客观评价了各指标在该评价体系中的重要程度,避免了主观因素对评价结果的影响,使评价更加科学。供试品种中,Ci值排名前5位的品种分别是兴垦9号、德美亚3号、东农281、东农265及哈育189,其综合性状表现优良。  相似文献   
7.
玉米倒伏的影响因素及抗倒伏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解玉米倒伏问题的研究现状,对1984—2019年国内外有关的文献报道进行分析及汇总,比较总结抗倒伏性鉴定指标及评价方法。结果表明:影响玉米倒伏的因素较多,从内在品种的遗传性到外界环境、再到栽培耕作措施等,分别不同程度地影响倒伏,因此高效栽培技术体系建立和抗倒优质种质创新变得尤为重要。不同抗倒伏鉴定及评价方法所得出的结果准确性不相同,应充分了解各种方法的原理并选择合适的估计方法,目前倒伏模型的建立及智能遥感法在玉米倒伏预测及监测方面取得快速发展。建议未来应以良田、良种和良法为基础,建立数字化倒伏预报预警系统,综合地解决玉米倒伏问题。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外源油菜素内酯(BR)对低温胁迫下玉米发芽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以天农九号和天和1号玉米杂交种为试验材料,分别用BR浸种和喷施处理后,对2个玉米品种低温处理下的农艺性状和生理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外源BR处理能有效缓解低温胁迫对玉米生长的抑制程度。其中0.1 mg/L BR处理效果最好,主要表现在玉米发芽率、幼苗地上及地下部生物量和SPAD值的增加;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的降低;SOD、POD和CAT活性的增加;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增加;与低温对照比较,玉米杂交种天农九号和天和1号起始发芽率分别提高18.89,11.10百分点,终发芽率分别提高6.67,18.89百分点;地上部干质量增加55.92%,49.15%,地下部干质量增加38.79%,14.26%,相对电导率降低7.33%,6.80%,CAT活性增加110.58%,120.43%,脯氨酸含量增加66.59%,54.63%。说明低温胁迫下喷施适宜浓度的BR对2个玉米品种缓解抑制能力不同,表现为天农九号天和1号;抗冷性强弱不同的玉米品种对不同浓度BR的适应性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
齐齐哈尔市及其周边地区地域辽阔、土地肥沃、日照时间较长,具有发展中草药生产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常见的野生药材有防风、甘草、苦参、黄芩、柴胡、知母、龙胆草、苍术、白芍、白鲜皮、车前、大蓟、小蓟、公英、益母草、百合等50余种。近几年由于草原面积的减少加上盲目采挖,野生药材资源大量减少,几近枯竭,所以中草药种植具有新的生机,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0.
棘孢木霉对黄花蒿叶的光合特性和产量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黄花蒿的增产和促进木霉免疫诱导剂类生物肥料在植物生长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在大田条件下进行根施1×105cfu/mL(T1)、1×106 cfu/mL(T2)和1×107cfu/mL(T3)3个水平的棘孢木霉ACCC30536分生孢子对黄花蒿叶的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T3水平(200mL/株)的木霉菌对黄花蒿的诱导效果最佳;根施木霉孢子量与青蒿叶片净光合速率(Pn)呈正相关,光合"午休"现象有一定程度的减缓;T3处理黄花蒿的光合-光响应曲线参数最大净光合速率、表观量子效率、暗呼吸速率及光饱和点、光补偿点均高于CK和其他处理。并且,木霉菌诱导黄花蒿60d后T3组黄花蒿叶的产量较CK提高最大。说明,棘孢木霉ACCC30536能够改善黄花蒿的光合能力,促进干物质的积累,从而提高其叶的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