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5篇
  1篇
综合类   8篇
农作物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分胁迫对小麦幼苗中活性氧与细胞死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水分胁迫迫对抗旱与干旱敏感型小麦幼苗叶片活性氧与细胞死亡的影响。【方法】本实验选用2个耐旱性差异显著的小麦品种为材料,分析水分胁迫对小麦幼苗中脯氨酸含量、活性氧水平和细胞死亡程度等指标的影响。【结果】水分胁迫对旱选10号的叶片含水量、叶片渗透势和生物量影响相对较小,其下降幅度均低于郑引1号;叶片中脯氨酸(Pro)含量和根系活力的上升幅度则显著高于郑引1号;而叶片中丙二醛(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上升幅度显著低于郑引1号。水分胁迫下,旱选10号叶片与根尖部位的H_2O_2含量、O~-_2水平及细胞死亡率也显著低于郑引1号。【结论】说明在水分胁迫下,旱选10号可以通过减缓体内活性氧积累,增加脯氨酸含量与根系活力和降低细胞死亡程度,从而增强了其对胁迫的耐受能力。  相似文献   
2.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玉米叶片衰老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兴立  谌涛  李健  杨青华 《玉米科学》2010,18(3):105-107
采用盆栽和大田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拌种对玉米后期叶片衰老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均能增强后期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降低丙二醛(MDA)的积累,增加绿叶面积和提高叶面积指数,延缓后期叶片衰老。其中,处理C[300mg/kg丁二酸+0.3%壳聚糖(丁二酸∶壳聚糖为1∶10)]显著改善玉米穗部性状,增加玉米产量,增产率为9.04%。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索更加方便快捷的鉴定花生杂种子代的方法,本研究以花优7号和花优4号为亲本,根据其SNP位点的突变碱基G-T和SSR多态性位点,同时利用籽仁表型性状的观察、SSR多态性标记分析、四引物扩增突变体系PCR和Sanger测序基因峰值图分析等四种方法,进行F1代真伪杂种鉴定。结果表明,根据籽仁的表型性状来鉴别杂种F1的真伪,只能鉴别出部分杂种,有一定局限性;SSR多态性分子标记法需要多对引物并进行多次筛选,该方法比较简单,成熟,适用于大群体;ARMS-PCR方法则仅需2对引物;PCR扩增产物的鉴定只需要普通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即可,省时省力,简便,但其对引物设计要求比较高;基因序列峰值图分析较耗时耗力耗财,适用于小群体。因此,运用后三种生物技术方法均能鉴别F1代真伪杂种,F1代真杂种的准确鉴定可以减少F2群体的规模,有助于进一步的遗传群体构建和新品种的培育。  相似文献   
4.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玉米根系衰老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不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玉米根系衰老及产量的调控效应。采取盆栽试验和大田试验,以玉米品种郑单958为材料,研究了7种植物生长调节物质拌种处理对玉米根系生长、根系活力、根系抗氧化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7种植物生长调节物质拌种处理后根系发达,根系数量增多,根量增大,根系活力和后期根系中抗氧化酶的活性增强,延缓根系衰老,且复合处理的效应明显大于单一处理。在各处理中,E调控效应最为明显,玉米产量较CK提高9.93%。表明不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玉米根系衰老及产量具有明显的调控作用,在玉米生产应用复合生长调节物质E是一项可行的技术。  相似文献   
5.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浓度丁二酸浸种对玉米籽粒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丁二酸浸种对玉米籽粒发育及产量的影响差异较大。用200~400mg/L丁二酸浸种,玉米增产12.31%~12.50%,与对照相比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增产是籽粒体积增大、干物质积累较快、可溶性糖含量提高、蔗糖酶活性增强、MDA含量降低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丁二酸浸种对玉米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丁二酸浸种对玉米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及其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丁二酸不同浓度提高了玉米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含量及Chla/Chlb值;增强了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而降低了丙二醛(MDA)含量.在所有处理中以T3(300 mg/L)效应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花生群体种皮颜色快速鉴定难题,建立一种准确、简便和经济的种皮颜色识别标准,采用阿里云智能云计算平台颜色识别系统,测定黑、紫、粉、白等不同种皮颜色花生的HSV颜色空间(Hue,Saturation,Value col?or mode)数据,同时结合花生种皮花青素含量数据,构建花生种皮颜色指数(p)与种皮花青素含量(...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夏玉米免耕精密播种气吸式播种机工作原理及在精密播种过程中影响播种质量的技术问题,提出了实现夏玉米免耕精密播种技术的对策,同时为气吸式播种机的改进和高效使用提供了一些建议和改进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在盆栽试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丁二酸浸种对玉米干物质积累和运转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质量浓度的丁二酸浸种既有利于玉米根、茎、叶、鞘等器官干物质的积累,又能提高贮藏物质向玉米子粒转运量和转运率,明显增加玉米子粒干物质积累量.本试验条件下,丁二酸适宜浸种质量浓度为300~400 mg·L~(-1).  相似文献   
10.
为解析花生种子自然老化过程中品质及发芽特性的变化特征,本研究以6个花生品种(系)为试材,通过测定种子发芽率、发芽势、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还原量、电导率等指标对老化花生种子的品质和发芽活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着种子老化程度加深,不同品种(系)花生种子的5个发芽指标(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生长量)均表现为显著下降趋势(P<0.05);花生种子的活力指数与TTC还原量呈相同的下降趋势,而电导率则呈上升趋势;除了亚油酸以外,其余4个花生品质指标,包括油酸、油亚比(O/L)含油量和粗蛋白,总体呈下降趋势,自然老化对花生品质及发芽特性均产生负向影响。本研究通过对自然老化种子中多个指标进行评价,为确定和探究不同花生品种的存储条件及代谢途径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