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农学   5篇
综合类   10篇
畜牧兽医   3篇
  202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年来,由于受多种自然灾害及其它特殊因素的影响,部分小麦晚播甚至重播,为探索姜堰地区晚播小麦产量形成特点,为特殊情况下改(补)种小麦提供依据,结合08/09年改(补)种小麦实绩调查,进行了极限播期试验。1材料与方法1.1试点与品种  相似文献   
2.
氮素营养调控对扬麦10号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扬麦 10号是优质蒸煮类专用小麦 ,在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已成为当家品种 ,为了探索氮素营养调控对该品种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与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合作 ,进行了不同施氮水平和施氮时期的试验研究 ,以期形成扬麦 10号优质高产的最佳氮素运筹方案。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设计试验设不同施氮水平和施氮时期。施氮量分别为10kg/6 6 7m2 (低氮 )、15kg/6 6 7m2 (中氮 )和 2 0kg/6 6 7m2 (高氮 )。其中低氮水平只用基肥。中氮水平设 3个追肥时期 ,分别为拔节期、孕穗期和抽穗期。高氮水平在孕穗期和抽穗期分别追施。磷肥全部基施 ,施P2 O58.0kg/6 6 …  相似文献   
3.
随着水稻生产粳稻化,以及直播稻面积的扩大,让茬时间普遍推迟,影响小麦适期播种,播种质量不高,成为制约小麦生产的重要原因,为比较稻茬小麦不同播种方式及适宜播期播量,明确大面积小麦生产关键种植技术,特设计本试验。  相似文献   
4.
"宁麦13号"(原"宁0078")是江苏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从"宁麦9号"中优选出的大粒系优质弱筋小麦新品种,为探索该品种在我省沿江高沙土地区高产高效的最佳施肥方法,给大面积生产提供技术依据,我们与扬州大学农学院共同进行了本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5.
随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小麦品质问题日益受到人们重视.小麦品质除受品种本身遗传特性决定外,栽培措施的影响也至关重要.为此,我市自1996年引进优质蒸煮类小麦新品种"扬麦10号",并围绕优质高产进行了一系列多点试验示范研究.现已初步摸索出其主要特征特性及配套的优化调控栽培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6.
为比较稻茬小麦不同播种方式及适宜播期播量,明确大面积小麦生产关键种植技术,特进行了稻茬小麦不同播种方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4种播种方式均能获得较高产量,但不同基本苗对产量影响较大,其中水稻收获后立即机撒播、水稻收获后7d机撒播或机条播方式,均以每667m2基本苗16万左右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7.
为比较不同药剂处理对不同小麦品种赤霉病的防治效果及呕吐毒素的控制效果,选用中抗赤霉病品种‘扬麦20’和中感赤霉病品种‘扬麦25’,用不同药剂进行赤霉病防控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扬麦20’和‘扬麦25’上,每667 m2用200 g/L氟唑菌酰羟胺SC 60 mL+250 g/L丙环唑EC 35 mL(麦甜组合)、40%丙硫·戊唑醇SC 40 mL、48%氰烯·戊唑醇SC 50 mL防治2次后,对赤霉病和呕吐毒素的控制效果均较理想;而每667 m2用45%戊唑·咪鲜胺SC 30 mL防治2次,对赤霉病的防效较差,故不建议在赤霉病重发年份使用该药剂。  相似文献   
8.
扬麦16号原名扬00-126,是由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育成的优质中筋小麦新品种,为探索该品种在本生态区获得高产高效的最佳播期、播量,给大面积生产提供技术依据,特进行了试验。1材料与方法1·1试验设计试验设播期、密度2个因素,播期(A)设4个水平10月25日(A1)、10月30日(A2)、11月  相似文献   
9.
补铁能提高仔猪白痢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仔猪白痢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常见病,其诱因较多。近几年来,笔者根据仔猪在3~4周龄时易引起缺铁性贫血的生理特点和仔猪的营养性贫血常与白痢互为影响的实际情况,对初生仔猪进行肌肉注射补铁及配伍补铁合剂治疗白痢病例,明显提高了仔猪白痢病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0.
<正> 家兔人工授精技术早在1926年(Ham-mond和Asdell)已作报道,以后又有许多学者相继作了介绍。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在生产中广泛应用。为提高西德进口长毛兔种公兔的配种率,加快杂交改良步伐,我县于1980年2月开始,采用浙江省上虞县土产公司陈方德等同志所研制的台兔采精器开展长毛兔人工授精工作。到1981年6月止,共授精111846只母兔,情期受胎率达49.7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