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农学   21篇
园艺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桩盆景来之不易,很好地收藏保管更是不易。笔者在20多年的盆景养护管理过程中认识到,炎热的夏季6~8月是老桩盆景养护管理的一个关健时期,高温干燥的环境条件,很容易使植物呼吸受阻、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导致带有枯面的老桩顶端缩枝脱水而亡。据我们经验,炎热夏季盆景浇水要勤,早晚各1次为好,浅盆以喷雾法较佳、人为地营造一个好的环境条件,给老桩渡夏降温补水,提高其生存生长机能。同时可采取不同的树木品种、苍老状况(树龄)以及用盆的大小分类放置,统一管理,喜阳的一排、半荫的一排,注意放置地干净卫生,盛夏期每月消毒一次。该遮荫的要搭荫棚,或布遮光网,但又要保证通风条件良好(好的通风条件可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有条件的地方可根据天气情况定时自动喷雾。  相似文献   
2.
水腊四季常青,耐修剪易整形,是制作盆景的好材料。  相似文献   
3.
六月雪属茜草科满天星属植物,干矮枝虬盘根错节,入夏后遍开繁密小白花,洁白似雪逗人喜爱,是配制山石盆景的良好材料。近两年来,笔者以扦插六月雪小苗移植在山石盆景中,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用这种方法不仅成活率高,而且容易整形。现把自己的创作过程与制作方法整理出来与朋友们共商,以便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4.
1999年春天,我从一株银杏树基部截下一枝长度为60厘米左右的枝条(1998年新生枝条),用少量硫磺粉消毒,然后插在花房育苗沙床中培养。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促使扦插枝条迅速而健壮地生根发育。3个月后抖掉部分沙土移植盆内,加入部分疏松透气的培养土,浇足定根水。为了减少养分消耗,我将50厘米以下叶片全部剪掉,只留顶端2片作为生长点。在精心养护2个月后,用中粗铁丝将枝条弯成S型。植株受折后时间不长,便从根部长出2株小芽,由于花房养护水、肥、光照适宜(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则不必遮荫),小芽生长很快,40天  相似文献   
5.
龟背竹繁殖     
在生长季节的5月~10月,是龟背竹的旺盛生长期,选择茎于粗壮的植株,从主茎部位切断,剪掉全部叶片,通常每节主茎切成3cm~4cm长短,如在气根多的情况下,主茎切成2cm左右均可,将切后的茎干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2小时~4小时,然后插入沙床,30天左右开始生根发叶,新生的龟背竹前3片叶无孔,长至第4片开始有孔,此时可用透气性好的菜园土,将龟背竹移入盆内,随着植株的生长,去掉前3片无孔叶,一年之内多株中小型美观的龟背竹茁壮长成。此法还可用于改造盆内切断后留下的植株部分,经过50天左右的养护,就会出现一…  相似文献   
6.
笔者曾刘多种苗木进行过多次扦插试验。发现即使同一种植物,在同样的生长环境下,生根也有快有慢,苗木也有壮有弱。通过勤观察,细养护,发现插条修剪节点准确,对快速生根能起到促进作用。采用带踵扦插的苗木,不仅生根快、生长旺、多分枝,而且能收到快繁壮苗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铁树基顶叶片在生长旺盛期的5~10月间,能2次发叶(发叶多少与树体大小有关)。如何控制叶片过长和无节制猛长,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铁树越冬后集聚了充足的养分,清明时节,大地回春气温逐渐升高。此时剪掉铁树全部叶片,大约经过35天  相似文献   
8.
银杏笋茎干木质坚硬,皮层较厚。初植时既不能过于干燥,又不能过于潮湿,而且怕渍水。过干则影响发芽,过湿则会从基部层层烂掉。日常养护中一般要求喷雾型洒水,保持适当的环境湿度。土壤含水量以60%为宜,晴好天气在上午九点左右对摆放地周围洒水一次,调节环境温湿度,为银杏笋发芽创造条件。银杏笋整个发芽过程大约需要3个月  相似文献   
9.
六月雪干矮枝虬,盘根错节,初夏盛开繁密小白花,很适宜培植小型盆景。六月雪能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只要有一株六月雪作为母本,即可当年扦插当年上盆,形成一批新生植株。六月雪扦插苗不仅成活率高,成型早,而且有利于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是自繁自育盆景素材的优良树种之一。  相似文献   
10.
在日常养护管理中,绿化带修剪、植物色块整形,每次都会修剪出许多枝条、叶芽。其中部分枝条、叶芽都可用来扦插繁殖。笔者利用这些枝条、叶芽曾对多种苗木进行过扦插实验,发现同一种植物,在同样生长环境下,生根快慢、苗木;肚弱也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