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1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52篇
农学   37篇
基础科学   34篇
  70篇
综合类   318篇
农作物   16篇
水产渔业   21篇
畜牧兽医   293篇
园艺   38篇
植物保护   24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5.
虽然当前大蜂螨对蜜蜂的危害是个很严重的问题,但在世界上的某些地区却并非如此。例如巴西,虽然发现大螨已有15个年头,但其危害的程度却一直保持在自然的低水平上,根本无需治疗。在巴西,蜂螨危害程度是随气候条件和蜜蜂的品种而变化的。意大利蜜蜂和非洲化  相似文献   
6.
7.
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埃希氏菌的某些血清型引起的,可引起鸡胚胎死亡,或雏鸡和幼鸡死亡率很高的败血症,以及脐带炎、关节炎、眼球炎、出败性肠炎及大肠杆菌性肉芽等多种病型的疫病,是危害养禽业的一种严重的传染病。近年来由于养禽业的快速发展,该病在一些鸡场中严重发生,带来的损失愈显突出。西藏农牧学院牧医系实习牧场矮小鸡,相继发生以下痢、呼吸困难和眼球炎为特征的疾病,其临床症状表现为:病鸡精神萎顿,腹泻,粪便呈灰色或灰黄色,少数为黄棕色;脚软,战立不稳,走路摇摆,爪部皮肤干缩;多数出现呼吸困难,有罗音;部分在昏迷状态中死亡,有的死…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藏鸡进行鸡新城疫疫苗免疫、抗体监测,制定出了一套适合西藏藏鸡的新城疫免疫程序:10日龄新城疫Ⅱ系疫苗或新城疫Ⅳ系疫苗滴鼻或点眼;30日龄新城疫Ⅱ系疫苗或新城疫Ⅳ系疫苗滴鼻或点眼;60日龄新城疫Ⅰ系疫苗气雾免疫或肌肉注射;120日龄新城疫灭活疫苗皮下注射;以后根据免疫监测情况进行免疫,与此同时,提出该病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利用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体系(CNCPS)评价川西北舍饲牦牛养殖区常见粗饲料营养价值并探究不同类型粗饲料的组成规律。分别从汶川、茂县、小金和金川等川西北地区采集5类13种23份舍饲牦牛养殖区常见粗饲料进行常规营养分析,再利用CNCPS法对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类粗饲料中,青贮氨化类、秸秆类和干草类碳水化合物(CHO)含量显著高于酒糟类和鲜草类(P0.05);淀粉和果胶占碳水化合物(CB1/CHO)比例在5类粗饲料中差异不显著(P0.05);酒糟类不可利用纤维占碳水化合物(CC/CHO)比例显著高于青贮氨化类、秸秆类和干草类(P0.05),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占碳水化合物(NSC/CHO)比例显著高于秸秆类和干草类(P0.05),糖类占碳水化合物(CA/CHO)比例显著高于秸秆类(P0.05);秸秆类可利用纤维占碳水化合物(CB2/CHO)比例显著高于其他类型粗饲料(P0.05);不同类型粗饲料中蛋白质组分结构相似,仅酒糟类和秸秆类中不可降解蛋白质占粗蛋白质(PC/CP)比例显著高于其他类型粗饲料,其余4种可降解蛋白质差异不显著(0.05)。由此可见,川西北舍饲牦牛养殖区常见粗饲料中CHO含量较高,CHO中以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为主,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中主要是CB2,粗蛋白质中以非蛋白氮(PA)和中速降解蛋白质(PB2)为主。综合分析本试验多项指标,提示鲜草类和干草类中碳水化合物与蛋白质中各组分比例更符合牦牛等反刍动物的消化特性,而酒糟类和秸秆类在牦牛等反刍动物饲粮中使用时应控制其用量。  相似文献   
10.
为了分析去势月龄对新疆褐牛增重及产肉性能的影响,试验将40头发育正常的健康去势新疆褐牛公牛分为2组,其中低月龄组(6~8月龄)25头、高月龄组(10~12月龄)15头,在相同营养、饲养管理条件下进行为期22个月的标准化育肥试验,屠宰后进行屠宰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低月龄组全期总增重显著高于高月龄组(P0.05),且在育肥前期的第7个月、育肥中期的第12个月和育肥后期的第18个月出现了3次育肥高峰期;高月龄组屠宰率小于低月龄组(P0.05),背膘厚度显著高于低月龄组(P0.05),脂肪覆盖度好于低月龄组(P0.05);高月龄组牛胴体前部的肩肉、辣椒条、板腱、脖肉、胸肉重均大于低月龄组,且脖肉重显著提高(P0.05);低月龄组牛胴体后部的大瓜、小瓜、米龙、霖肉、臀肉重均大于高月龄组;高月龄组牛胴体中部里脊、外脊、上脑、牛腩、牛排重低于低月龄组,其中牛排重显著降低(P0.05)。说明低月龄组增重快于高月龄组,低月龄组胴体后部和中部更易生长肌肉,而高月龄组前部更易生长肌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