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4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根本出路何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我国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目标要求来看,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根本出路应以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为目标来判断。而实现有效转移需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提供大量而稳定的就业机会,二是形成农村剩余劳动力脱离土地的机制,由农民转变为城镇居民。乡镇企业和农村城镇化的同步发展,是打破城乡分离的二元经济体系的唯一选择,也是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根本出路所在。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中国市场与国际市场逐渐融为一体,外国企业纷纷进入中国这个最大的潜在市场.面对入世,中国企业如何参与国际竞争?这个问题对竞争力相对较弱的中小企业尤其重要.笔者认为,加入WTO以后,市场的游戏规则趋向透明,中小企业的本地化优势将消失殆尽,因此,必须采取一定的战略措施,去迎接入世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江西省不同地区农民家庭收入水平存在较大差异,近年来农民家庭收入稳步增长,但农民收入增长速度呈现下降趋势,以及在农民收入结构中,外出务工收入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但外出务工收入并不稳定.其原因是农民收入增长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如劳均可耕作的土地面积、农业产业结构、税费负担、农民文化教育水平和非农就业机会等等。针对这些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江西省不同地区农民家庭收入水平存在较大差异,近年来农民家庭收入稳步增长,但农民收入增长速度呈现下降趋势,以及在农民收入结构中,外出务工收入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但外出务工收入并不稳定.其原因是农民收入增长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如劳均可耕作的土地面积、农业产业结构、税费负担、农民文化教育水平和非农就业机会等等。针对这些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农村人力资本供求非均衡特征与农业现代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农村人力资本供求非均衡特征及其对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制约作用,认为目前我国农村人力资本在供求关系上是非均衡的,表现为农村人力资本数量上的供过于求和质量上的供不应求,其结果是,一方面导致农业对新的生产要素的需求不足,另一方面导致农民对新的生产要素的接受和应用能力低,从而阻碍了我国传统农业改造为现代化农业的进程,我国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首先实现农村人力资本从非均衡到均衡的转变,其基本途径有两条:一条是控制和降低农村人力资本的数量(即控制增量,降低存量),二是提高农村人力资本的质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