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 毫秒
1
1.
为了研究不同施肥量对黄芪生长发育、药材产量及种子产量质量的影响,以甘肃省漳县种植的药用植物黄芪为材料,比较了2 种不同比例(N:P:K=1.25:3:1、N:P:K=2:3:1)下的6 种施肥处理(A1、A2、A3、B1、B2、B3)对黄芪生长状况(株高、分枝数、根长、根直径、地上部分鲜重、地上部分干重、根鲜重和根干重)、药材产量、种子产量与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时期各施肥处理对黄芪的影响不同,其中以生育中期影响最大;在不同施肥量处理下,A2 处理有利于提高黄芪药材产量,根鲜重、根干重产量最高;A3 处理种子产量最高;N:P:K=1.25:3:1 处理较N:P:K=2:3:1 处理黄芪种子产量高,并且种子的相对质量也有提高。A2处理有利于提高黄芪药材产量;A3处理有利于提高黄芪种子产量。  相似文献   
2.
甘肃河西五种甘草属植物的植物学特性及药用价值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索5种甘草属植物在甘肃河西地区的生态适应性及药用价值,以栽培甘草、胀果甘草、光果甘草、刺果甘草及黄甘草为研究对象,对其植物学特性及根部甘草酸、甘草苷含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甘肃河西地区栽培的5种甘草属植物学特性差异明显;刺果甘草主茎高、小叶数及地上部分鲜重最高,黄甘草居最低水平;甘草根长显著高于其他4个种,但根部鲜重与光果甘草、胀果甘草及刺果甘草无显著差异;甘草酸、甘草苷含量均为3年生比2年生显著增加;3年生根中甘草酸含量除刺果甘草含量最低,其他4个种均达到药典标准,而甘草苷含量则只有甘草达到药典标准。综合各农艺性状和活性成分指标,认为在甘肃河西荒漠化地区,甘草具有较好的生态适应性,可作为甘草药材的基源植物推广种植,而刺果甘草则可作为河西地区重要的防风固沙作物。  相似文献   
3.
温度和水分对甘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甘草种子萌发的适宜温湿度条件以提高萌发率,并为其开发利用提供基础。在不同温度(10、15、20、25℃)和水分(10%、15%、20%、25%)条件下通过对萌发时滞、发芽势、发芽率、霉变率指标的测定来研究甘草种子的萌发特性。结果表明:(15℃,20%)、(20℃,15%/25%)、(25℃,20%/25%)组合处理下种子萌发时滞为3天,较其他组合处理下用时短;(25℃,15%/20%/25%)组合处理下种子的发芽势明显高于其他组合水平,说明高温高湿条件下甘草种子萌发较快;(25℃,20%)组合处理下种子的萌发率达到最高值,为92.00%;(25℃,10%/20%)组合处理下种子的霉变率较低,种子发霉数较少,萌发可能性较大。上述各项指标综合显示,甘草种子萌发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为:温度25℃、发芽床含水量20%。  相似文献   
4.
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是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的一个重要领域,其应用已扩展到农业领域的诸多方面.本文简要介绍了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的概念及其基本硬件组成,概述了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状况.  相似文献   
5.
绿橙表面缺陷的计算机视觉分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计算机视觉研究了绿橙表面缺陷的分级检测技术.通过CCD采集绿橙的可见光图像,经图像低层处理后,采用美国National Instruments Vision Assistant软件测得绿橙的果实横径、整果和缺陷像素数值,将果实横径像素数变换成实际的果实横径后,即可求出绿橙的表面积;再根据绿橙的表面积和整果、缺陷像素数之间的比例关系计算出缺陷面积,进而对其进行分级.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对绿橙的4个质量等级的正确分级率分别是97 44%,91.49%,91.78%和95.12%.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