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3篇
园艺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2.
蜡梅花是重要的天然花香原料。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结合感官审评,分析了采摘后蜡梅花摊放过程中挥发性物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离体蜡梅花在摊放过程中开放状态变化不明显,花枝经清水培养,花苞到全开状态历经32 h左右。全开状态蜡梅花的挥发性物质种类随摊放时间的延长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摊放12 h最多,此时出现了酮类、醛类和酚类;大部分挥发性物质相对含量在摊放20 h后降低。主要挥发性物质乙酸苄酯在摊放12 h达峰值,较0 h增加35.04%;4–乙基苄醇和α–罗勒烯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α–罗勒烯在摊放4 h后急剧增加,20 h达最大值;芳樟醇、别罗勒烯和2,6–二甲基–2,4,6–辛三烯在摊放24 h内呈降低趋势,分别较0 h下降了18.32%、78.92%和41.19%。结合感官审评与GC–MS分析结果可知,全开状态的蜡梅花采摘后离体摊放20 h内能较好地保持花香的鲜灵度和浓郁度,且在12 ~ 20 h之间挥发性物质种类丰富,具花果香的挥发性物质相对含量较高。研究结果可为蜡梅花作为天然花香原料的更有效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贵州省为案例背景,结合农业产业特征、生产要素特点和低碳农业丰富内涵,利用全要素生产率分解理论,从投入产出的角度,引入农业低碳化发展的评估指标,采用投入型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对贵州等欠发达地区的农业发展作科学的低碳性评价。结果表明技术进步尤其是技术效率是该地区发展低碳农业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4.
喀斯特地区耕地多功能价值测度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全面地认识耕资源的价值,提出了耕地的多功能性概念,分析了耕地的经济、生态、社会和文化等功能,讨论了耕地资源多功能价值的测算方法,并选择贵州省普定、丹寨县对耕地资源的价值重建进行实证分析与论证.认为,应重视耕地利用的比较效益,通过提高耕地征用的价值补偿来抑制乱占耕地行为,保障粮食安全,促进经济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探究遮阳对茶树鲜叶主要氮素化合物的影响,为改善茶树鲜叶品质提供理论依据。使用6 种不同遮光率的遮阳网对茶树进行不同时间遮阳处理,以不遮阳为对照,分别在遮阳12、21、65 天后检测鲜叶化学成分。除42%遮光率处理65 天后鲜叶咖啡碱含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外,其他遮光率处理不同时间后均提高了鲜叶咖啡碱含量,其中89%遮光率在遮阳12、21 天后咖啡碱含量分别比对照高16.95%、54.41%;53%和51%遮光率处理12 天后鲜叶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比对照高13.91%、17.88%;除33%遮光率外,游离氨基酸总量经各遮光率处理12 天后均有所增加,其中70%遮光率处理比对照高22.31%。在春茶早期,对茶树进行50%~70%遮光率的遮阳处理,可增加茶树鲜叶主要氮素化合物的含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