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9篇
综合类   3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贵农系列小麦新品种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80年代后期,我们先后育成了贵农10号,贵农11号(原名贵丰一号),贵农12号等三个小麦新品种。三个品种中均有综抗矮2号,绵阳11号,苏麦3号,A552,Maris TemPlar等亲本血缘。贵农系列小麦品种均属弱冬性,多穗型品种,每公顷有效穗可达1.5 ̄1.7万穗,穗粒数40 ̄50料,千粒重40 ̄45g,公顷产达6300 ̄7650kg,株高80 ̄90cm中早熟,穗长方型、长芒、红粒。抗旱,抗寒性强;高抗白粉病、条地为霉病。杆锈病均免疫,籽粒粗蛋白质含量15.6% ̄17.9%,赖氨酸含量0.40% ̄0.44%;湿面筋含量26.5% ̄29.3%;适宜贵州高寒山区及周边省市高寒山区种植推广。自1987 ̄1999年,在个品种在省内外累计示范推广面积达106.67万公顷。属贵州省两次大的小麦更新品种。累计增产小麦达37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市场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在这种新经济时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创新问题变得极为重要。下面,我们将对新经济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4.
交三单交是贵州省农干院育出的一个玉米杂交组合,具有耐肥抗倒,长势强,整齐度好,适应性广,生育期长,产量高等特点。1986,1987两年参加省玉米杂交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89公斤,比对照73单交增产11.8%。1991年作为省区试的对照种,平均亩产460.2  相似文献   
5.
三交种因其遗传多样性丰富,具有比单交种更强的适应性,能够适应比较恶劣的生态环境和粗放的栽培条件,且制种产量高,种子生产成本低,因而种子价格也较低,农民比较容易接受。选育抗逆性强、高产稳产、品质优良的玉米三交种,对发展边远、贫困的岩溶山区玉米  相似文献   
6.
喀斯特山区县域耕地土壤养分综合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择土壤pH、有机质、全氮、水解氮、有效磷、缓效钾、速效钾等7个养分指标,采用模糊数学方法确定其隶属度函数并进行处理,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计算土壤肥力综合指标值(IFI),对贵州喀斯特山区典型县黔西县6000个耕地养分进行综合评价,运用聚类分析对土壤肥力等级水平划分为高、较高、中等和低4类,各类土样所占比例依次为28.18%、39.60%、24.23%和7.98%.结果表明:黔西县耕地中性土壤占有较大比例(占总土样数的39.77%),全县耕地总体肥力水平较高,中上肥力水平土壤比例为92.02%,但在不同等级间土壤肥力存在着明显的变异,高含量有机质、氮素的土壤不多,有效磷总体水平低且分布极不平衡.根据养分评价结果,提出低肥力土壤加大有机肥的投入,作物生长期间注意补充磷肥,针对性施用钾肥等的施肥建议.  相似文献   
7.
三交种因其遗传多样性丰富,具有比单交种更强的适应性,能够适应比较恶劣的生态环境和粗放的栽培条件,且制种产量高,种子生产成本低,因而种子价格也较低,农民比较容易接受。选育抗逆性强、高产稳产、品质优良的玉米三交种,对发展边远、贫困的岩溶山区玉米生产,提高玉米单产,增加粮食总产意义十分重大。为此,经过多年的努力,育成了高产稳产、适应性强、抗旱耐瘠薄、品质优良、制种产量高的玉米三交种毕玉4号。  相似文献   
8.
9.
本文着重从贵州立体农业特点突出,生态条件复杂,小麦病害发生严重,生产水平低等,描述了贵州小麦育种新突破的构思及主要育种途径,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10.
为了把科研成果尽快用于生产,直接转化为生产力,做出大面积小麦高产示范样板,发展小麦生产,主攻单产,提供科学依据,1996~1997年,在贵州省科委的支助下,根据毕节地区百万亩粮食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组的安排,在黔西县城关,绿化,钟山,铁石,协和等乡(镇)组织实施五千亩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示范研究。经课题组,农业局,乡村干部,参加示范农户的共同努力,战胜了小麦生育期中,苗期高温,小麦生长发育快,中期低温阴雨持续时间长,条诱病,白粉病,蚜虫危害严重,后期干热风的袭击,夺得了丰收。1组织形式,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