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于2007年以不同连作年限棉田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连作5 a、8 a、12 a年和15 a棉田土壤容重、土壤氮、磷、钾养分及微生物区系的变化规律,以揭示长期连作造成棉田减产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棉农自主经营管理条件下,棉田土壤容重并未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呈现有规律的变化。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土壤速效磷、全氮、全钾含量均呈下降趋势,土壤有机质以及土壤速效钾含量则是连作8 a之后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呈下降趋势。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棉田土壤微生物总量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连作8 a、12 a、15 a棉田的土壤微生物总数平均值分别比连作5 a的下降了40.1%、46.7%、52.4%,而且微生物菌群结构也发生了变化,总体表现为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减少,真菌数量增加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3.
4.
不同施氮水平棉花氮磷钾养分吸收规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研究不同施氮量条件下棉花植株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规律.[方法]采用纯氮单因子随机区组设计,设6个施氮处理.取样株测定各器官的氮、磷、钾养分吸收量.[结果]产量水平最高的N_2处理棉花植株氮、磷、钾积累的旺盛时期分别出现在播种后的54~110 d、57~120 d、44~89 d,比其它处理出现的早而且持续的时间长;棉花最高籽棉产量的施氮量为348.32 kg/hm~2,经济施氮量为320.46 kg/hm~2.[结论]各处理棉花植株氮、磷、钾养分积累量均呈现苗期积累小,蕾期迅速增大,花铃期达到高峰,吐絮期又有所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绿肥压青对棉田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用草木樨、毛苕子、沙打旺三种绿肥在连作棉田上进行压青试验,研究三种绿肥生物量、植株养分含量及压青后对连作棉田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绿肥中均以草木樨的生物量和植株养分含量最高;三种绿肥压青后对棉田土壤有机质、速效养分也均有一定的影响,其中沙打旺压青后对土壤有机质、土壤速效养分的提高最为明显,有机质提高了15.9;,速效氮提高了28.8;,尤其是沙打旺的富磷、富钾作用更为显著,压青后使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分别提高了62.0;和78.4;,三种绿肥以沙打旺培肥效果最好,可作为与棉花间作或轮作倒茬的最佳绿肥.  相似文献   
6.
以焉耆盆地主栽的5个加工番茄品种为试验材料,在焉耆盆地富硒土壤分布较广的焉耆县域内选取5块不同地源硒水平(Se0.309、Se0.349、Se0.400、Se0.408、Se0.495)的耕地为试验地点,采取随机区组试验,探究不同地源硒水平对加工番茄品质的影响,为焉耆盆地天然富硒土壤上生产富硒番茄产品、提高加工番茄品质提供数据支撑。结果表明,随着地源硒水平的增高,不同加工番茄品种硒含量、番茄红素含量、还原糖含量、总酸含量和糖酸比变化趋势不同。‘屯河1015’、‘屯河5501’硒含量呈增加趋势,‘屯河3501’、‘屯河17’番茄红素含量增加明显,‘屯河1943’、‘屯河17’还原糖含量增加明显,‘屯河1943’总酸含量增加明显,‘屯河1943’、‘屯河5501’糖酸比呈下降趋势,‘屯河17’糖酸比呈上升趋势。本研究中的地源硒水平梯度较小,需进一步扩大地源硒水平梯度,验证不同加工番茄硒含量、番茄红素含量、还原糖含量、总酸含量等品质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以下简称巴州)甜菜生产现状进行调查分析,进一步明晰了焉耆盆地是新疆种植甜菜的最佳地区之一。本文主要针对巴州地区甜菜发展优势及存在的问题,运用相关理论探索问题形成的原因,进而提出解决思路与发展策略,以期促进巴州甜菜糖业的发展,稳定农民的收入。  相似文献   
8.
于2007年以不同连作年限棉田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连作5 a、8 a、12 a年和15 a棉田土壤容重、土壤氮、磷、钾养分及微生物区系的变化规律,以揭示长期连作造成棉田减产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棉农自主经营管理条件下,棉田土壤容重并未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呈现有规律的变化。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土壤速效磷、全氮、全钾含量均呈下降趋势,土壤有机质以及土壤速效钾含量则是连作8 a之后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呈下降趋势。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棉田土壤微生物总量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连作8 a、12 a、15 a棉田的土壤微生物总数平均值分别比连作5 a的下降了40.1%、46.7%、52.4%,而且微生物菌群结构也发生了变化,总体表现为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减少,真菌数量增加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棉花种质资源纤维品质性状多样性,筛选出高品质种质资源,为棉花品种改良奠定基础。【方法】以新引进的120份国内外棉花种质资源为材料,采用田间种植的方法,利用田间表型结合分子标记技术,研究其纤维品质的品质性状整体状况及形状间的相关性,结合分子标记手段,分析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结果】120份资源上半部平均长度均在33 mm以下,其中31份棉花样品马克隆值属于A级范围,断裂比强度最小为24.08,最大为38.4。共检测到95个多态性位点,平均每对引物检测到5.58个多态性位点。供试材料可分为2个类群,分类结果与其品质性状大致相同。【结论】120份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比较丰富;PSP25523-1、苏联棉5系、苏联棉28系和鄂抗棉7共4份材料纤维品质优良,可以作为优质亲本改良新疆棉花。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