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2篇
农作物   9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茉莉鲜花中含水量一般为80~85%左右,其采花季节又在气温较高的夏、秋季。此时阳光照射强烈,花树生长旺盛,土壤和叶面的蒸发量增大,需水量增多。为此我们  相似文献   
2.
浅谈花茶的起源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茶是我国特有的茶类,以其幽雅芬芳的香气、醇厚鲜爽的滋味博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花茶的起源形成和发展是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在我国古代有饮茶时将茶叶掺和果杂香料的习惯,如《广雅》中记载“荆巴闲采茶作饼,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花茶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要求花茶的香气鲜浓、滋味醇和。要求茉莉花茶的正窨次(一级三窨配花量95斤/担、二级二窨配花量70斤/担,三级一窨配花量42斤/担)多,而目前的花茶生产则是配花量不足轻窨次多。市场对高档的特种茉莉名茶需要量也逐渐增多,优质花茶(特别是香气鲜灵度好的)供不应求。因此,提高花茶质量,加强花茶厂的全面质量管  相似文献   
4.
特种茉莉花茶的窨制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特种茉莉花茶是花茶中的珍品,以香气鲜灵芬芳,滋味醇厚鲜爽,品质优异而闻名。现将苏州茶厂近二年生产工艺简介如下:特种茉莉花茶选用的茶坯,一般均是特种名茶,有毛峰、碧螺春、火青、茗眉、奇峰、茗茶、狗牯脑、萌毫、大毫、峨眉等。  相似文献   
5.
“嫩茶窨香花,芬芳人人夸”。由号称“天下第一香”的茉莉花所窨制的花茶,香气幽雅清新,沁人心脾,特别惹人喜爱。这虽与茉莉花本身的花香有关,但也决不能忽视茉莉花茶窨制中提花技术的运用。为此,笔者根据多年的经验,就提花的作用及其技术要点作一概述。一、提花及其作用提花即茶坯通花窨后不复火,用少量鲜花  相似文献   
6.
碧螺春茶考     
谢燮清 《农业考古》2002,(4):300-302,316
碧螺春茶 ,是我国十大名茶之一 ,清代著名贡茶。清代学者龚自珍称 :“茶以洞庭山之碧螺春为天下第一”。清代词人李莼客盛赞此茶 :“谁摘碧天色 ?点入小龙团 ,太湖万倾云水 ,渲染几经年。……龙井洁 ,武夷润 ,山鲜。瓷瓯银碗同涤 ,三美一齐兼。”由于碧螺春和龙井一样 ,名声大 ,影响深 ,价格高 ,茶叶放开以后 ,纷纷仿制 ,现在全国各产茶省和重点产区 ,几乎都生产仿制碧螺春 ,而且许多仿制碧螺春都获什么金奖、银奖、特等奖、一等奖 ,鱼龙混杂 ,真假难辨。最近苏州又开了一个《碧螺春茶文化研讨会》宣传碧螺春茶文化起源于唐初 ,形成于唐宋…  相似文献   
7.
茉莉花茶香气挥发油与窨次、配花量的相关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前言 茉莉花茶的香气是决定品质和价格的主要因子,我们曾初步研究了茉莉花茶香气挥发油的化学组成,茉莉花茶香气挥发油与品质等级的相关性。本文则对茉莉花茶香气挥发油与窨次、配花量等因子的相关性进行探讨,以期对研究茉莉花荼香气的形成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实验 样品为1986年苏州、福州、宁德等茶厂的窨花试验样,包括茶坯、在窨品及成品。 样品的处理和仪器、实验条件同本刊前报“我国茉莉花茶香气挥发油与品质等级的相关性”一文。  相似文献   
8.
谢燮清 《农业考古》2006,(2):104-104
我国已故盆景园艺家周瘦鹃先生品尝了碧螺春茶后说:“我很爱此茶,每年入夏以后总得尝新一下。沸水一泡,就有白色的茸毛浮起,叶多卷曲,作嫩碧色,上口时清香扑鼻,回味也十分隽永,如爵橄榄。”清代学者龚自珍称:“茶以洞庭山之碧螺春为天下第一”。碧螺春茶艺充分展示了该茶的色、  相似文献   
9.
花茶审评的内容与方法,较其它茶类有所不同。生产单位在花茶窨制过程中的审评,分茶坯审评、在窨品审评和成品审评。  相似文献   
10.
花茶加工最早以福州为中心,抗日战争前后由于南北交通受阻,苏州花茶迅速发展,并且在窨制技术上不断改进,逐渐形成了以香气鲜灵度著称的“苏州花茶”。“福州花茶”和“苏州花茶”在香气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