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篇
农作物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以20份西藏白菜型黄子油菜(Brassica rapa L.)农家品种为材料,依据生物学意义将13个农艺性状分为4个性状组,对各农艺性状及性状组进行简单相关分析和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单株产量与产量构成因子组达到了极显著相关水平,产量构成因子组中单株有效角果数对单株产量的形成影响最大,其次是千粒重,每果粒数影响较小;产量构成因子组与分枝性状组关系最为密切,其次是主茎性状组、角果性状组。增加一次分枝数、降低有效分枝高度可有效提高白菜型黄子油菜单株产量。研究结果为西藏黄子油菜地方品种的选育工作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主要对西藏栽培油菜与野生油菜遗传资源的表型性状、抗寒性、含油率、熟期和千粒重做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野生芥菜型油菜种质资源子叶类型最为丰富;野生芥菜型油菜和野生白菜型油菜以宽萼片为主,栽培芥菜型和栽培白菜型油菜以中萼片为主;野生白菜型油菜的抗寒性强于其他油菜,栽培芥菜型油菜抗寒性较栽培白菜型和野生芥菜型好;野生白菜型油菜和野生芥菜型种质资源的含油率大多超过40%,野生油菜种质资源含油率高于栽培油菜含油率;在山南和日喀则,无论是野生型油菜种质资源,还是栽培型油菜种质资源,除极早熟外分布有不同熟期的油菜类型;千粒重大于5 g的种质资源中,野生白菜型和栽培芥菜型油菜所占比重较大.野生芥菜型和栽培白菜型油菜的千粒重以1~5 g的居多,而千粒重小于1 g的种质资源分布在野生芥菜型和栽培白菜型油菜中;野生油菜的成熟期比栽培油菜要早20~40 d.  相似文献   
3.
西藏白菜型黄籽油菜表型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西藏黄籽白菜型油菜种质资源,以西藏主要农区采集的16份白菜型黄籽油菜农家品种为材料,采用变异系数、多样性指数、聚类分析等方法对30个表型性状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除叶柄长度、薹茎叶着生状态、分枝习性外的27个表型性状变异类型多样,平均多样性指数达1.840,高于国内白菜型油菜平均水平1.709。变异系数(3.92%~52.84%)也表明了性状变异的丰富性。基于主成分因子综合得分进行离差平方和法聚类分析,取卡方平均距离0.80为阈值,将16份白菜型黄籽油菜分为3个类群,第Ⅰ类角果最长,每果粒数最多;第Ⅱ类分枝部位最高,一次分枝数、有效角果数最多;第Ⅲ类分枝部位最低,主轴有效长度最短、有效角果数最少。此外,白菜型黄籽油菜籽粒以极大型和大型为主,种皮色泽丰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