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篇
园艺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计银花 《中国瓜菜》2014,(Z1):59-63
为探究小麦、茼蒿作为填闲作物与西瓜的填闲模式种植对大棚西瓜连作障碍的缓解效果,以连作3年的西瓜大棚为试验地,设置小麦(X)-西瓜、茼蒿(T)-西瓜、空白(CK)-西瓜3个处理,测定定植后西瓜各个生育期的发病率和田间生长指标,进行土壤微生物区系分析,后期测定西瓜品质指标,比较不同处理的各项指标。结果表明:小麦(X)-西瓜、茼蒿(T)-西瓜填闲模式种植均对大棚西瓜连作障碍有缓解作用,枯萎病发病率CK>X>T,使得有益微生物放线菌和细菌成为优势种群,且均对西瓜植株生长有促进作用,从而提高了西瓜果实品质。小麦(X)-西瓜、茼蒿(T)-西瓜两种填闲模式种植均是缓解大棚西瓜连作障碍的有效措施,均可降低西瓜连作地枯萎病发病率,改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对西瓜植株生长、果实品质形成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求膜下亏缺灌溉条件下大棚西瓜营养生长期的最佳滴灌频率,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设施西瓜合理灌溉提供理论指导,笔者以‘农科大11 号’西瓜为试材,以室内蒸发皿水面蒸发量的0.4 倍为亏缺灌水量,试验共设置T1、T2、T3 共3 个灌水频率处理,分别为每2 天灌1 次水(高频)、每4 天灌1 次水(中频)和每6 天灌1 次水(低频),研究了滴灌频率对西瓜营养生长期根区土壤含水量、植株生长以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T2 下根区0~20 cm土层的土壤水分条件最适宜营养生长期的生长,植株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叶片水分利用效率达到最高,光合同化能力强,且西瓜叶片能够保持适宜的细胞汁液浓度和细胞水分代谢水平。整体而言,T2 西瓜营养生长期长势较好,植株健壮,抗逆性更强,有利于抵抗早春大棚各种逆境胁迫。综合考虑土壤水分分布、生理及生长指标,T2 即每4 天灌1 次水是西北地区早春大棚西瓜营养生长期亏缺灌溉条件下最佳灌溉频率。该研究可为提高西瓜营养生长期亏缺灌溉水分利用效率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以果实性状差异显著的栽培甜瓜‘0246’和野生甜瓜‘Y101’为亲本,构建P1、P2、F1、F2、B1、B26个世代,采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甜瓜4个果实性状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单果质量、果实纵径、果实横径和果形指数性状均受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模型(E-0)控制,主基因在F2中的遗传率分别达到79.20%、87.80%、74.21%和84.62%。控制4个果实性状的主基因在F2中的遗传率较高,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小,适宜在早代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