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15篇
综合类   36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5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8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克霉灵2号防治芋疫病试验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克霉灵2号防治芋疫病试验简报江发茂赖传雅(荔浦县农业局546600)(广西农业大学530005)荔浦芋风味独特,品质极佳,且耐贮运,是广西名特产蔬菜之一,也是广西重要出口蔬菜之一。广西各地均有种植,但随着栽种面积的逐年扩大,芋疫病亦随之普遍严重发生,...  相似文献   
2.
此病是藕上的一种新病害,据病原菌形态和培养性状鉴定为盘长孢状刺盘孢(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penz.)Sacc.).该菌菌丝体在PDA培养基上生长最好,产孢量最多的培养基是DYEA.分生孢子在温度为10~35℃下都能萌发.而以10℃最适.孢子发芽要求RH95%以上的高湿度.在PH值为3.0~11.0条件下孢子都能萌芽,而以在PH值为4.0~8.0时萌芽最快.分生孢子致死温度为在51℃下处理10分钟.荷叶汁液有刺激孢子萌发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赖传雅 《广西植保》1998,11(3):30-32
植保工作是农业生产减灾防灾保产系统工程中的一个子系统,用药剂防治有害生物的为害则是植保工作中的决定性手段。但如何统计药剂防治后的效果,对药剂的作用给出较为准确的评价,则随有害生物病、虫、草、鼠害等的类别会有所不同。鉴于有害生物的防治有个时间过程,因此...  相似文献   
4.
文章指出了传统多媒体教学的误区——课件质量不高、教师的主导作用被减弱、学生的主体作用被忽略和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未能很好地实现.基于Web的农业植物病理学多媒体教学课件,从课件内容的设计、课件的课堂演示及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互动等三个方面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并就未来农业植物病理学的多媒体教学改进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荸荠秆枯菌(CylindrosporiumeleocharidisLentz)生长发育温度8~35℃,最适于菌丝体生长、产孢的温度为25~30℃,20~28℃孢子萌芽率较高。致死温度46℃10min。病菌在RH75%以上生长良好,其产孢量则随湿度升高而增加。RH81%以上孢子可以发芽,饱和湿度再加水滴时发芽率最高。PH4.50~9.13均较适于病菌生长,产孢量则以在PH6.94~9.13时较多,PH4.20~7.60较适宜孢子发芽。连续黑光灯照射有促进孢子形成和菌丝体旺盛生长的作用。此菌对多种单糖、双糖和多糖都能利用,以蜜二糖、麦芽糖、葡萄糖等产孢量较多。适于病菌生长和产孢的氮源是甘氨酸、DL-α-氨基丙酸和氨基乙酸,脲素较差。  相似文献   
6.
根据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特征界定拟盘多毛孢属的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以拟盘多毛孢属108个ITS(内转录间区)序列建立了分子系统树,探讨拟盘多毛孢属的形态特征与分子系统树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拟盘多毛孢属首先按照分生孢子有色胞的颜色区分为暗色和淡色(同色)2个分支,暗色组再分成2个亚分支--同色亚分支和异色亚分支,淡色分支内进一步根据顶端附属丝特征和基部附属丝的有无区分为7个亚分支.寄主植物的某个分类单元在拟盘多毛孢属的分子系统树上并未形成特定的分支.通过对形态特征与分子系统树结合分析,重新界定小孢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microspora)、异色拟盘多毛孢(P.versicolor)和茶拟盘多毛孢(P.theae).  相似文献   
7.
 该病为国内首次报道,在南宁、贵港等市县近年来有日趋严重之势。4~5月见病,夏秋时节病重,病叶率达70%以上。  相似文献   
8.
 本病在四川省只是局部甜橙产区发生,为了查明病害在川南地区的发生规律,为防治本病提供理论依据,我们于1972~1974年每年在富顺县怀德镇蔬菜社果园选定7~9年生实生甜橙20株共400枝新梢,观察春、夏、秋梢自抽芽到老熟的叶溃疡发病规律。  相似文献   
9.
水稻内生细菌B196的鉴定及其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水稻体内分离得到的细菌菌株B196对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的生长有较强抑制作用.通过形态学和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DNA序列分析,将菌株B196鉴定为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采用浸种和喷雾的方法将菌株B196接种到水稻植株后,均能在稻株体内回收到该菌株,表明菌株B196能在水稻体内定殖.菌株B196对水稻纹枯病的盆栽和田间防效分别为64.29%和55.13%.  相似文献   
10.
广西发现荸荠小球菌核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荸荠小球菌核病是广西新近发现的一种病害,严重发生时导致植株成丛成片枯黄倒伏。根据病原菌形态,培养性状和致病性,鉴定为小球菌核病菌(ScterotiumhydrophiliumSac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