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试验于2002年和2005年在南京农业大学江浦试验站进行,研究氯化胆碱单一组合及与多利来(BF1)复配组合对棉花产量性状调节的时空效应。结果显示,花铃期常规施用DPC条件下,于初花期和花后15 d两次单一CC处理显著提高各部位单铃子棉重,但铃数不增加;CC-BF1复配组合初花期BF1处理、花后15 d CC处理(BC)或CC-BF1混合处理(BBC),显示极显著提高全株外围和中下部内围单铃子棉重的调节效应,BBC处理可稳定维持花铃期各部位的成铃增长效应,BC处理主要维持中下部即伏桃和早秋桃的成铃增长效应。提出CC处理对以增加铃重为目标管理的适宜性和CC-BF1复配组合对以提高铃重和增加成铃双重目标管理的适宜性。  相似文献   
2.
棉花花铃期土壤持续干旱胁迫对产量形成的调节效应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7  
蔡红涛  汤一  刁品春  荣利 《棉花学报》2008,20(4):300-305
 通过花铃期不同持续时间土壤干旱处理,研究干旱胁迫对棉花产量形成的影响。表明持续干旱对子棉产量影响以单株成铃数>成铃率>单铃重。短期干旱胁迫W1处理增加成铃数显示子棉增产,同步抑制下部内围铃棉纤维和棉子的物质积累量,解除胁迫后形成盛花结铃阶段产量潜载优势,极显著提高下、中部外围和上部内围铃子棉产量,实现增产;花后持续20 d以上干旱胁迫效应会延续至花后50 d,整体降低各部位棉铃的积累物质供应量,产量器官虽具干物质积累相对优势,但子棉产量潜载势降低,单株成铃数、单铃重趋降显示子棉减产;干旱胁迫对子棉产量的调控显示区位效应,降产效应随干旱延长显示由下而上、由内而外区位拓展态势,解除胁迫可获得一定产量补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