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7篇
综合类   11篇
农作物   5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省级农业科研单位种子产业化浅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省级农业科研单位种子产业化的优势 ,提出了从事种子产业化的对策和要求  相似文献   
2.
通过多年皖油 18制种工作实践 ,总结了在杂交油菜制种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及从育苗到收获的配套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通过人工接种的方法研究来自不同地区30份菌株的致病力(性)。结果表明,不同菌株间致病力存在差异,病情等级为1.92~8.84,以强致病力为主,占比73.3%。不同寄主对菌株的抗感反应也存在差异,可为病原菌菌群划分和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通过人工接种和大田自然发病调查两种方法,探讨了油菜黑胫病不同病害级别对油菜单株产量及农艺性状株高、分枝数、角果数、角粒数和千粒重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级别间病株产量差异显著,产量损失随病害侵染程度的增加而加重,当病害级别达5级时,3个试验品种单株平均产量损失率达50.5%;(2)产量性状与病害级别间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影响顺序为角拉数>角果数>千粒重>分枝数>株高。为油菜黑胫病的预测预报和杭病品种选育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将甘蓝型油菜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系9012A的临时保持系12-148-204-F14TAM、204TAM分别与双隐性核不育系5A杂交,研究隐性上位抑制基因rfrf对5A中不育基因ms1ms1ms2ms2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rfrf基因对ms1ms1ms2ms2的不育性表达没有抑制作用,而对9012A中不育基因ms3ms3ms4ms4的具有专一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油菜在促进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本文从油菜多功能用途出发,对农业增收、旅游开发和生态保护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种植油菜可以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复种指数,增加农业收入;作为观光资源,油菜可以带动皖南山区古村落的开发利用,增加农家乐、景区交通、土特产销售等收入;同时对促进传统旅游产业的提升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扩大皖南油菜种植,尤其是偏远古村落油菜的发展,对增产增收、保护生态环境,发展休闲旅游等具有重要价值,对当地的经济转型和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有着积极作用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论农业科研单位种子企业的创新之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荣松柏  刘泽  赵小庆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2):2883-2884
从体制、人才、品种和品牌4个方面分析了农业科研单位种子企业面临的问题,并探讨了改进的办法与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农作物种质资源是农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安徽省发动广大基层农技人员,通过查阅历史文献、实地调查走访等方法,开展了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工作。根据普查信息和征集资源数据,从农业生产结构、种植面积、种植品种以及收集资源类型等方面阐述了安徽省的农业生产变化,分析了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为推进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不同杀菌剂对油菜根肿病的防效及对油菜产量损失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使用5种杀菌剂和1种微肥于油菜苗期2~3片真叶期进行灌根处理,以传统的石灰处理方法比较,评价不同处理对油菜根肿病的防治效果和对油菜产量损失的影响。5种杀菌剂处理、微肥以及石灰处理均对油菜根肿病有较好的防效,其中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防效达90.82%;从产量损失方面比较,10%氰霜唑悬浮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和60%硫磺·敌磺钠可湿性粉剂处理可显著减少根肿病引起的产量损失;50%氟啶胺悬浮剂处理较对照增产不显著,而且对油菜生长有抑制作用;油菜根肿病的病情指数与油菜产量呈显著的负相关性,相关系数r=-0.796 2,油菜产量(y)与病情指数(x)的回归方程为y=-32.65x+2 372。  相似文献   
10.
冬油菜适当迟播有效减轻油菜根肿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利用栽培措施防控油菜根肿病,采用感病品种核优56,设计盆栽和大田试验,研究不同播期对冬油菜根肿病发生和菜籽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种期的品种病株率与病情指数差异显著,其中早播D1(9月24)至D5(10月14日)期间的油菜根肿病发病重,晚播D6(10月19日)至D9(11月3日)期间,随着播期的推迟油菜根肿病田间病株率与病情指数均呈下降趋势,说明迟播油菜的根肿病得到了控制。从菜籽产量看,播期D9产量最低,播期D3(10月4日)产量最高,但是播期D1至D8(10月29日)之间的产量差异不显著。生产上可以通过选择种植耐迟播品种,适当推迟播种期到10月20日左右,可利于根肿病控制,降低田间根肿菌总的菌源量,还可同时达到油菜增产与稳产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