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9篇
综合类   5篇
园艺   1篇
  2021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品种选择 国内品种可选用红芯4号、新红、京红五寸、烟台五寸.进口品种可选用荷兰CH1069、CH1070、CH1082,日本品种宝冠新黑田五寸、红誉五寸、红映2号以及春时金、花知旭、菊阳等.  相似文献   
2.
苗敬芝 《农业机械》2012,(33):88-90
本文探讨超声水提法和超声结合酶提法提取花生粕中总膳食纤维的工艺条件,并对其功能性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超声水提法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5、功率150W和时间为15min,花生粕总膳食纤维提取率为80.51%;超声结合酶法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加酶量4%、料液比1:15、超声功率150W和超声时间15min,花生粕中总膳食纤维提取率为83.83%。花生粕中总膳食纤维的持水力为387%,膨胀力为4.45mL/g。  相似文献   
3.
为提升芦笋的利用价值,以芦笋作为液体培养基,灵芝作为菌种,研究芦笋-灵芝发酵型饮料制备工艺,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确定最佳稳定剂配比和调味剂含量。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发酵型饮料中的多糖,并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其总多糖含量。结果显示:当添加0.05%黄原胶、0.15%羟甲基纤维素钠(CMC-Na)、0.4%的β-环状糊精时,沉淀率最低(0.098%),发酵液稳定性最好。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确定调味剂最佳配比为:蜂蜜2.09%,蔗糖4.15%,柠檬酸0.10%,此时饮料多糖含量为3.262 mg/mL。该工艺条件下制备的饮料口感、风味及色泽最佳。  相似文献   
4.
共固定化双酶水解芝麻粕蛋白制备复合氨基酸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海藻酸钠为载体、戊二醛为交联剂共固定化木瓜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选择合适的固定化工艺,研究水解芝麻粕蛋白的优化条件和共固定化双酶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共固定化双酶的最佳条件为海藻酸钠3 g.dL^-1,戊二醛25 g.L^-1,氯化钙0.2 g.dL^-1,酶活力回收率为51.28%;水解芝麻蛋白的最佳条件为固液比1:25,pH 6.0,温度60℃,时间7 h,加酶量5 g.dL^-1,氨基氮含量最高为20.65 m g.g^-1,共固定化酶重复使用6次,酶活力仍保持50%以上。  相似文献   
5.
以花生粕为原料,采用酶-质量法探讨花生粕中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曲面分析法,考察糖化酶的加酶量、酶解时间和温度对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率的影响,优化提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糖化酶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加酶量1.3%、温度60℃、酶解时间78min,该条件下花生粕中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率为11.70%。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豆粕为原料,探讨超声水提法和超声结合酶法提取豆粕中水溶性膳食纤维工艺条件,并对其功能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水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5、超声时间20min和超声功率175W,豆粕中水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率最高为12.14%;超声结合酶法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0、加酶量5%、超声时间20min和超声功率125W,豆粕中水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率为15.68%,比超声水提法提取率提高了29.2%。豆粕中水溶性膳食纤维对·O2-自由基表现出较强的清除能力,其IC50为0.45mg/mL;豆粕中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持水力为358%,膨胀力为2.43mL/g。  相似文献   
7.
采用超声水提法和超声结合酶法研究了牛蒡根中多糖的提取工艺条件,用Sevag法脱蛋白纯化牛蒡根多糖,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探讨。结果表明:超声水提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0、超声功率150W和超声时间30min,牛蒡根多糖提取率为11.91%;超声结合酶法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加酶量5%、料液比1∶20、超声功率150W和超声时间30min,牛蒡根多糖提取率为14.98%。用Sevag法纯化粗多糖,纯度提高了34.42%。牛蒡根多糖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对OH·、·O2-、DPPH均有较强的清除能力,其IC50分别为1.90、0.39和0.68mg/mL。  相似文献   
8.
苗敬芝 《农业机械》2013,(35):48-51
采用超声水提取法和超声结合酶法研究了红薯渣中总膳食纤维提取的工艺条件并对其功能性进行探讨。试验结果表明:超声水法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35、超声时间15min和超声功率250W,红薯渣中总膳食纤维提取率为69.79%;超声结合酶法最佳工艺条件为糖化酶加酶量1.2%、酸性蛋白酶加酶量1.0%、料液比1∶30、时间5min和功率200W,总膳食纤维提取率为79.36%,超声结合酶法比超声水提法提取率提高了13.71%,红薯渣中总膳食纤维持水力为889%,膨胀力为15.80mL/g。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升芦笋的利用价值,以芦笋作为液体培养基,杏鲍菇作为菌种,研究芦笋-杏鲍菇发酵型饮料制备工艺,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确定最佳稳定剂配比和调味剂含量。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发酵型饮料中的多糖,并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其总多糖含量,最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饮料中营养成分。结果显示:经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得出最佳稳定剂添加量为黄原胶0.06%、羧甲基纤维素钠0.15%、β-环状糊精0.4%,稳定系数最高为91.2%,发酵液稳定性最好。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确定调味剂最佳配比为蜂蜜1.34%、蔗糖7.06%、柠檬酸0.15%,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饮料中多糖含量为1.74 mg·mL-1,由甘露糖、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木糖和阿拉伯糖组成,其中葡萄糖含量最高,为33285.26 mg·kg-1。氨基酸种类齐全,含有天冬氨酸、胱氨酸、甘氨酸等17氨基酸,其中脯氨酸含量最高,为914.57 mg·kg-1,必需氨基酸含量与总氨基酸和非必须氨基酸的比值合理。  相似文献   
10.
杨慧  苗敬芝  董玉玮 《农业机械》2012,(24):135-137
本文以生姜为原料,采用超声水提法和超声结合酶法提取生姜中总膳食纤维,探讨了料液比、超声时间、超声功率和加酶量等对提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工艺条件,并对其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水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0、超声时间10min和超声功率150W,生姜中总膳食纤维提取率最高为63.14%;超声结合酶法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加酶量4%、料液比1:25、超声时间5min和超声功率150W,生姜中总膳食纤维提取率为78.96%,比超声水提法提取率提高了25.1%。生姜中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持水力为880%,膨胀力为15.02mL/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