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7篇
综合类   7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3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1998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 毫秒
1.
广州地区奶牛子宫内膜炎病原菌检验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从40头患子宫内膜炎奶牛的子宫阴道分泌物中,经细菌的分离鉴定,共分离出52株细菌,其中链球菌18株,大肠杆菌13株,葡萄球菌10株,变形杆菌和克雷伯氏菌各3株、棒状杆菌2株,绿脓杆菌1株及其它细菌2株。  相似文献   
2.
J3菌对大肠杆菌和葡萄球菌抑制作用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改变培养基的葡萄糖,蔗糖和乳糖的成分以及葡萄糖的不同含量,观察了J3菌引起奶牛子宫内膜炎病原菌中的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中的在1%葡萄糖肝肉汤J3菌能利用葡萄糖产酸,pH值降至3.5~4之间,混合培养48小时后,J3菌能完全抑制致病性杆菌及葡萄球菌的生长,在含1%葡萄糖的营养平板上,培养24小时的J3菌苔(宽0.3cm)同样能完全抑制两种致病菌的生长,抑菌直径达到1.8~2cm  相似文献   
3.
以清远麻鸡为父本,隐性白羽鸡为母本进行杂交,测定其后代的繁殖性能、蛋的品质、体尺测量及饲料报酬等,并对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杂交一代无论是繁殖性能还是饲料报酬等均优于清远麻鸡,而肉质风味则酷似清远麻鸡,并且保持了清远麻鸡的外貌特征。  相似文献   
4.
花粉管通道法转化大豆的分子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花粉管通道技术将含有gus基因的pBI121质粒DNA导入辽豆14,从处理的100朵花中获得53粒种子。经PCR检测53粒种子的幼苗,共检测出6株阳性植株。采用RT—PCR和GUS组织化学染色法对所获得阳性植株进行检测,其中2株幼苗(T0代17号和33号)均出现阳性结果,进一步对这2株阳性植株进行Southern blot检测,同样获得了阳性结果。上述检测结果表明,gus基因已整合到染色体上并得到了表达。对转基因植株后代进行了PCR跟踪检测,结果从17号株系的28株中检测出19株阳性植株,33号株系的35株幼苗中检测出17株阳性植株,表明gus基因可以在转基因植株后代遗传。本研究结果为大豆花粉管通道转化技术提供了比较充分的分子生物学证据。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以叶片为外植体,建立了拟青山海关杨的高频再生系统;在此基础上,利用GUS瞬时表达法研究了菌种、预培养时间、侵染菌液浓度、侵染时间和乙酰丁香酮(AS)浓度5个因素对拟青山海关杨叶片遗传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拟青山海关杨叶片最适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为MS添加0.5mg/L的6-BA 和0.1mg/L的NAA,叶片再生频率为95%,平均不定芽数为10.07个;该杨树的高效遗传转化体系为:叶片省去预培养,菌种使用GV3101,侵染液OD600为 0.4~0.6,侵染10min,共培养培养基中添加乙酰丁香酮 200μmol/L,在此条件下,GUS荧光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叶片的GUS活性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6.
通过改变培养基的葡萄糖、蔗糖和乳糖的成分以及葡萄糖的不同含量,观察J3菌对引起奶牛子宫内膜炎病原菌中的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在1%葡萄糖肝肉汤中,J3菌能利用葡萄糖产酸,pH值降至3.5~4之间,混合培养48小时后,J3菌能完全抑制致病性大肠杆菌及葡萄球菌的生长;在含1%葡萄糖的营养平板上,培养24小时的J3菌苔(宽0.3cm),同样能完全抑制两种致病菌的生长,抑菌直径达到1.8~2cm。J3菌也可以利用蔗糖产生抑菌作用,但较葡萄糖的作用弱。而J3菌不能利用乳糖产生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7.
从40头患子宫内膜炎奶牛的子宫阴道分泌物中,经细菌的分离鉴定,共分离出52株细菌,其中链球菌18株、大肠杆菌13株、葡萄球菌10株、变形杆菌和克雷伯氏菌各3株、棒状杆菌2株、绿脓杆菌1株及其他细菌2株。  相似文献   
8.
利用RAPD技术快速鉴定番茄杂种纯度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从两个番茄杂种L402、L404及它们的亲本共6份材料的叶片中提取DNA,使用国产PCR仪,建立了适合番茄RAPD分析的PCR条件,进一步在100个随机引物中找到了5个可用于鉴定这两个杂种纯度的引物,其中OPK14引物可同时用来鉴定两个杂种。利用该法鉴定杂种纯度不仅简单、迅速、可靠,而且因DNA的用量少,不影响被检植株的后期生长。  相似文献   
9.
苏力  苏乔 《畜牧与兽医》2002,34(12):21-22
本文报道了印度黑羚羊在广州动物园的饲养管理、繁殖研究情况。饲养、繁殖成功的关键是 :设置合适的生活环境 ,调配合理的饲料及精心的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广州动物园饲养的6匹成年斑马进行繁殖行为观察,并对1997年至2001年所出生的12匹斑马进行行为研究,分析了人工圈养条件下斑马的繁殖规律,为科学判断斑马受孕、产仔、育幼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