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1.
2.
稻—虾共作是一种高效、可持续、有竞争力的农业生产模式,符合质量兴农绿色发展之路,利用稻—虾共作,种养结合,废弃物循环利用,可减少环巢湖农业面源污染。  相似文献   
3.
板栗种子休眠与萌发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徐凯  肖圣元 《中国农学通报》1998,14(1):24-25,28
  相似文献   
4.
栽培方式对油菜中双11生长及收获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油菜机械化生产是油菜生产发展的方向,机械播种、机械收获是主要的技术环节.研究采用高含油量油菜品种中双11,比较了育苗移栽和机械直播栽培方式下油菜的生物学特性及机械收获性能.结果表明,机械直播油菜主根长,单株生长势稍弱,群体产量高,比育苗移栽油菜生育期缩短22d.机械化一次性收获总损失率比育苗移栽油菜机械收获损失率低8....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浙油50在合肥市的适宜施氮量和密度。[方法]以浙油50为材料,设置施氮量(180、225、270 kg/hm~2)和种植密度(22.5万、30.0万、37.5万、45.0万株/hm~2)2个因素,研究不同施氮量和密度对油菜产量的影响。[结果]密度、施氮量对产量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在该试验条件下,油菜获得高产的适宜施氮量270 kg/hm~2、密度37.5万株/hm~2,产量为3 161.84 kg/hm~2。[结论]该研究为浙油50在合肥市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油菜联合收获与分段收获效果比较   总被引:7,自引:8,他引:7  
为了研究油菜联合收获与分段收获2种收获方式的差异,采用人工模拟联合收获和分段收获方法,对2种收获方式收获效果进行对比试验,对不同收获时间的收获经济系数、籽粒和茎秆含水率、收获损失率以及菜籽品质进行测试。同时通过2种收获机具进行田间生产试验,对2种收获方式的机具性能、经济性、适应性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人工模拟分段收获平均损失率为3.2%,比人工模拟联合收获(平均损失率6.51%)下降50.8%,菜籽含油量和蛋白质含量没有明显差别。机械化分段收获比联合收获每公顷经济效益提高361元,腾地时间提早4.8 d,对作物适应性强,籽粒和秸秆含水率较低,利于菜籽保存和秸秆粉碎,但存在机器2次下地作业,适应阴雨天能力差等缺点。联合收获具有便捷、高效的优点,但对作物适应性差,损失率高。通过比较分析得出2种收获方式的优缺点,为油菜收获方式的选择以及油菜机械化的发展方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氮肥施用量对双低油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开展不同氮肥施用量对双低油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油菜的籽粒产量随施氮量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以施纯氮360kg/hm~2处理籽粒产量最高,为2885kg/hm~2,以施纯氮270kghm~2处理较高产、经济;(2)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籽粒蛋白质含量逐渐增加,籽粒含油率、油酸、棕榈酸含量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亚油酸、亚麻酸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呈下降的趋势,芥酸和硫甙含量变化没有规律;(3)增加施氮量油菜的株高、有效分枝数和单株有效角果数明显增加,而千粒重呈下降的趋势;(4)油菜苗期、蕾薹期绿叶数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根颈粗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8.
该文以油菜品种中双11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薹肥不同施用量对油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蕾薹期适当追施氮肥,尤其是与钾肥配合施用,具有显著的增产作用,其中施尿素75kg/hm~2处理较对照增产13.7%,施尿素75kg/hm~2+氯化钾75kg/hm~2处理产量最高,较对照增产17.25%。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