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2014年收获的小麦样品进行黑胚率统计和发芽试验,分析渭南市小麦黑胚病发生现状及其对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小麦品种感染黑胚病的程度有显著差异,小麦黑胚病对发芽势、发芽率有负影响,种子病级与幼苗的高度、鲜重成负相关。  相似文献   
2.
聂耸 《中国种业》2020,(3):65-66
渭麦9号是2004年以烟D27为母本、以自育高代材料2000-168为父本进行杂交,经系统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于2019年7月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陕审麦2019019),适宜渭北旱地种植。  相似文献   
3.
为促进陕西省新型农业发展,形成系统长效的服务体系。对陕西省渭南市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组织和社会化服务机构等五大类新型农业体系的发展生产现状进行调研分析,调研中发现在经营主体自身、农业产业结构以及产业服务体系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根据以上存在的三方面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以期能够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后续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旱地小麦抗倒伏能力,在常见生长调节剂中筛选抗倒稳产增产最适宜的生长调节剂和相应处理方法,试验选用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分别采用拌种和喷施设置6个处理,研究不同生长调节剂对小麦株高、第1—3节及穗下节、产量和产量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拌种和喷施均能起到控制株高和增产的效果,烯效唑拌种处理的产量显著高于CK处理,麦巨金拌种对小麦株高有显著的抑制作用。6个处理中,麦巨金拌种对控制株高和增产的综合效果最好。为了减少倒伏对产量的影响,可配套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拌种具有成本低、操作方便快捷简单的特点,能提高旱地小麦抗倒伏能力,小麦种植中推荐使用烯效唑和麦巨金拌种。  相似文献   
5.
依据2014-2017年黄淮和陕西省旱地小麦区域试验结果,分析了干旱年型、平水年型、丰水年型各组试验旱地小麦的对照品种、参试品种以及增产品种主要性状在不同年型变异规律。结果表明:旱地小麦品种同一性状在不同年型的变化趋势几乎一致,但不同年型对不同性状影响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其中单产、667 m2穗数、株高、穗粒数的影响较大;参试旱地小麦品种较对照的生育期普遍延长,丰产潜力提高,株高有明显降低趋势,但抗旱性减弱,稳产性降低,对照品种较强的抗旱性使其在旱年和平年仍有稳产优势,但生产潜力较低。因而旱地小麦育种应加强丰产与抗旱相结合,选育高产、抗旱、优质的旱地小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6.
陕西省渭南市是粮食生产大市,小麦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省30.1%和34.8%,其中旱地小麦面积占到小麦总面积的1/3左右,产量占到1/4左右。旱地小麦丰欠直接关系全市夏粮丰产丰收。我们从省内外引进了旱地小麦新品种12个,采取多年多点试验的方法,以期筛选出适宜当地农业生产的优良旱地小麦品种。渭麦9号和晋麦47变异系数在不同年份均相当,表明渭麦9号和晋麦47是适合旱薄地种植的稳产品种。普冰9946在丰水年份的产量较高,丰产稳产性良好,适宜在丰水年份种植。  相似文献   
7.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4种玉米单粒播种机的播种效果。使用2种指夹式玉米单粒播种机和2种勺轮式玉米单粒播种机播种玉米,考察播种质量、玉米生物学性状及产量。结果表明:河北农哈哈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的2BYJF-3指夹式玉米播种机所播种玉米的出苗率最高,均匀度和整齐度最好,且重播、漏播率小于其他3种玉米单粒播种机;4种玉米单粒播种机对玉米的生物学表现性状影响不大,2BYJF-3指夹式玉米播种机所播种玉米的田间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渭北旱塬是陕西省的第二大粮仓,以盛产优质小麦著称。旱地小麦的丰欠,直接影响着全省小麦生产全局。为了选育抗旱、高产、优质、广适等方面有突破的小麦品种,研究了陕西省旱地小麦育种的现状,分析了渭北旱塬东西气候差异及其对小麦品种适应性的要求以及当前生产条件下陕西省旱地小麦育种存在的问题,指出增强广适性品种选育力度,同时注重分别适应东西部生态条件的小麦品种选育的育种策略。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陕西省小麦生产能力,以陕西省26份主栽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分别对该区小麦上发生的3种主要病害条锈病、白粉病和赤霉病进行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对条锈病、白粉病和赤霉病表现抗性的材料分别为有6、4和3份,同时对2种病害均具有良好抗性的材料仅2份,分别为长旱58和西农3517,未发现对以上3种病害均具有良好抗性的材料。该地区主栽小麦品种综合抗性水平偏低,急需进行一定程度的品种更迭。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栽培措施对优质专用小麦品种‘渭麦9号’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开展播期、播量、氮肥三因素试验。于2021—2022年在田间采取裂区和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施氮量分别为210 kg/hm2(A1)、105 kg/hm2(A2)、不施肥(A3),播期分别为10月2日(B1)、10月18日(B2)、10月27日(B3),播量分别为180×104苗/hm2(C1)、270×104苗/hm2(C2)、360×104苗/hm2(C3)。结果表明:氮肥施入量对产量影响不显著,播期和播量对产量影响显著。‘渭麦9号’在10月18日,270×104苗/hm2和360×104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