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2篇
农作物   6篇
  2014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 毫秒
1
1.
阿拉尔垦区棉花播种出苗期风灾类型及抗灾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年来,由于塔里木河流域生态条件的变化,风沙灾害已成为阿拉尔垦区棉花播种出苗期主要自然灾害之一,严重制约本地区棉花生产的发展。为此,本文作者在分析风灾类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地膜人工复位、人工铺膜、膜上重播、揭膜重播等抗灾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在新疆要夺取棉花高产 ,密度是基础 ,成苗率是关键。尤其是苗期的成苗率对棉花的收获株数 ,有效总铃数起先决性的作用。由于多种原因 ,新疆兵团农一师十团多年来棉花成苗率为 62 %~92 .4% ,特别是大灾年份成苗率更低。1影响苗期保苗率的因素1 .1土壤因素1 .1 .1土壤温度。由于本地春季气候具有气温低 ,气温回升慢 ,气候变化大的特点。有些年份 ,棉花播种期内 5 cm膜下地温连续 3天以上低于 1 0 .5℃ ,萌动的种子就容易受冻害 ,造成棉花烂种。 2 0 0 3年 4月 8日~ 1 0日 3天低温 ,烂种率达 8%~ 1 0 %。出苗后 ,当土壤温度低于 1 4.5℃。棉…  相似文献   
3.
综合调控是提高棉花产量的关键性措施之一。近年来,膜下有压滴灌已在高密度棉花上大面积推广应用,棉花生长发育的水、肥等环境条件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导致了棉花综合调控手段,调控方法也产生一系列的变化。农一师十团通过4年的栽培实践,对高密度膜下有压滴灌棉花综合调控进行了探索,取得了一些经验。1沟灌与膜下有压滴灌条件下对棉花综合调控的不同影响1.1水分。沟灌条件下,水分主要的作用是保证棉花的正常生长。当灌水结束的一周内,棉花生长速度最快,主茎日生长量可达2~4cm,以后随土壤中水分的下降,生长速度明显变缓,直到下一次灌水后,棉花…  相似文献   
4.
从土地选择、激光铣平、耙地打埂、人工修埂等方面介绍了新疆阿拉尔地区水稻机械旱穴直播技术的土地准备工作,强调了稻田修整的六字标准,从水稻品种选用、种子处理、播种期、播种量、播种方式等方面总结了旱直播稻田的播种要点,并提出了水稻幼苗期、分蘖期、长穗期、结实期的主要水肥管理措施等。  相似文献   
5.
罗玻军 《中国棉花》2003,30(4):44-45
棉铃虫是农一师十团棉田的主要害虫之一 ,1 997年第三代棉铃虫百株幼虫 3~ 6头 ,平均蛀铃率 4.1 8%,个别棉铃虫发生严重的条田蛀铃率达1 0 %。通过 5年的综合防治 ,2 0 0 0年和 2 0 0 1年第三代棉铃虫的蛀铃率均小于 0 .5 %,棉铃虫蛹的越冬基数也由 1 997年的 0 .37头· m-2 下降到 0 .1 6~0 .1 8头· m-2 。其主要原因是 :1加强农业防治1 .1更换品种。 1 997年农一师十团主栽品种是石远32 1和中棉所 1 2 ,生育期 1 4 6~ 1 5 1天 ,由于中后期长势旺 ,为第三代棉铃虫提供了丰富的食料条件 ,顶部棉铃极易受到第三代棉铃虫的危害。1 999年试…  相似文献   
6.
鲁棉研25号是山东棉花研究中心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合作选育的转基因抗虫杂交一代陆地棉。2005年3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4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具有优质、高产、抗虫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春尺蠖又名沙枣尺蠖、榆尺蠖、杨尺蠖、桑尺蠖、柳尺蠖,属磷翅目尺蠖科.近年来,在棉田四周防护林的胡杨树上连续发生危害,每年4月下旬至5月中旬以幼虫咬食胡杨树的叶片.  相似文献   
8.
9.
随着膜下有压滴灌在高密度棉田上的成功应用,棉花单产进一步提高。新疆农一师十团2003年种植高密度膜下有压滴灌棉花2066.7hm2,2004年5032.2hm2,2005年5876hm2,平均单产皮棉均在2250kg以上。通过3年的栽培实践,对棉花高密度膜下有压滴灌与沟灌及其综合调控进行了探索,取得了一些经验。1棉花生育期膜下有压滴灌与沟灌的异同1.1方式。高密度膜下有压滴灌是高密度地膜棉花栽培与有压滴灌的有机结合,有压滴灌是利用低压管导系统,通过一定的压力,使滴灌水成点滴,缓慢地,均匀而又定量浸润作物根系最发达区域,使作物主要根系活动区的土壤保持在最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