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农学   15篇
畜牧兽医   1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菊苣为菊科菊苣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有较强的抗逆性,耐寒、耐热、抗病虫害;是一种优质高产牧草,生长期和利用期长,每年4~11月均可刈割利用,利用期长达8个月,且一次播种可连续利用8年以上,因而亩产草量高达1.5万千克;营养价值高,干物质蛋白质含量叶丛期达22.8%、初花期达14.7%,富含各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适口性好,兔、鹅、鸡等畜禽均喜欢采食,可极大地减少精饲料的供给,降低养殖成本。  相似文献   
2.
一、病因1.饲养管理不当。长期饲喂不易消化吸收且含粗纤维多的饲料,如米糠、高粱壳和一些粉碎的秸秆等;饲料中含泥沙过多;长期饲喂精料过多,而青饲料、饮水供给不足;圈舍过于窄小,又没有修建运动场,导致猪只运动量不足。2.传染性疾病所致。猪瘟、猪丹毒、仔猪副伤寒、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附红细胞体病、猪弓形体病等高热性传染性疾病常继发肠便秘。3.用药不当。猪患感冒、消化不良等非传染性疾病时,兽医在治疗时用了大剂量抗生素导致肠便秘的发生。二、临床表现病初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眼结膜潮红,呼吸加快,继而食欲下降或废绝,饮欲增加,逐步发展为起卧不安,喜欢游走,或不停叫唤。有的猪只频频做出排粪姿势,用  相似文献   
3.
母羊产出羊羔后,经过3小时以上胎衣还未排出,即为胎衣不下。  相似文献   
4.
山羊腐蹄病在养羊户中发生较多且普遍,危害也较为严重。引起山羊腐蹄病的病原主要是坏死杆菌,占山羊发生跛行病的50%左右。笔者自拟验方治疗该病多例,效果较好,现将治疗方法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山羊螨病是由疥螨或痒螨寄生于山羊真皮或表皮内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以剧痒、湿疹性皮炎、脱毛、患部逐渐向周围扩展等为特征。如果治疗不及时,往往会在短时间内波及整个羊群,导致羊群体质迅速下降,羊肉产品因患该病而废弃,危害十分严重,应引起养羊户的高度重视,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相似文献   
6.
<正>8岁左右经产黄母牛,膘情上等,个体大,采用牛冷冻精液配种,因牛犊(胎儿)个体过大,母牛生产时间较长(4个小时左右),且用力努责导致子宫收缩无力,后经人工牵拉辅助才产出牛犊。1.临床症状该母牛生产当日即现后躯无力,无法站立,卧地不起,食欲减少,呼吸稍快,体温升高为39.6℃,阴道内流出少量污秽不洁物。2.诊断根据临床症状诊断为产后截瘫。3.治疗①加强饲养管理。将2千克玉米面、1千  相似文献   
7.
<正>副猪嗜血杆菌病即多发性浆膜炎与关节炎,是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散发性疾病。在仔猪断奶、饲料突然改变或长途运输、气候突变、气温低等应激情况下,猪抗病力降低,易诱发该病。若诊疗不及时或诊断不准确而延误治疗,会因继发或混合感染引起死  相似文献   
8.
山羊梭菌类疾病主要包括C型产气荚膜梭菌(羊猝狙)、D型产气荚膜梭菌(羊肠毒血症)、B型产气荚膜梭菌(羔羊痢疾)和B型诺维氏梭菌(羊黑疫),对养羊业生产危害较为严重。这几种病原菌在羊舍普遍存在,如在粪便、尿液及污水中大量存在,特别是老养羊场(舍),卫生条件差、管理不到位,暴发该类疫病的机会更大,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新购山羊过渡期的饲养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户如从事山羊养殖,应尽量就近购买基础母羊和种公羊,以免长途运输出现应激反应,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据经验,运输距离超过50千米山羊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如确需从外地引进山羊,除保证途中饮水和饲料的供应,到达目的地后还要做好过渡期的饲养管理工作。具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山羊流行性眼炎,即羊传染性结膜角膜炎,又称红眼病。对牛羊等反刍家畜危害特别严重,从外地引进牛羊更是造成该病的高发原因,应引起高度重视。其特征为患畜的眼结膜和角膜发生明显的炎症变化,并伴有大量的流泪、眼屎多,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出现角膜混浊、角膜翳,呈乳白色,如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方法不当,最后会导致患畜失明的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