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农学   3篇
  2篇
综合类   7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几个平菇菌株的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生产上引进的11个平菇菌株进行了栽培比较试验,结果选出了当地当季的栽培品种:9月初种植,灰白色品种以江苏高邮的9400为主,搭配高抗48、9703、春秋抗王;灰黑色品种以黑选5号为主,搭配黑平王、2106。  相似文献   
2.
驻麦4号(原代号驻4)系由河南省驻马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小麦育种室选育而成.1993年以89中170(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所选育的高代品系)为母本,汴8539-2(开封市农科所的稳定品系)为父本配置单交组合,代号为驻93023.  相似文献   
3.
根据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引起变化的生态要素,确定了土壤理化性质、水质、植被度和小气候各要素的监测站网布设和监测内容,并提出了监测方法和相关指标的计算方法。监测结果表明,水土保持措施实施后,土壤养分含量增加,林草植被覆盖度提高,改善了局地小气候。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旨在探索笼养亚洲象待产期的夜间睡眠行为特征,采用视频观察法对笼养亚洲象母象进行了产前连续23 d的观测,记录了它的睡眠时长、睡眠姿势、睡眠频次等参数,并分析了它们与待产期的关系。结果表明,笼养亚洲象卧下睡眠时间与临近生产日期呈现线性负相关(<0.01),与最早躺下时间、最晚起身时间和躺下频次无明显相关性(>0.05);亚洲象每晚会有2~4次躺卧,通常下一次躺卧会选择另一侧进行交替,更加偏爱右侧进行躺卧。本研究为亚洲象的睡眠行为提供了一些基础数据和参考信息,也为亚洲象的保护管理和福利提升提供了一些指导建议。  相似文献   
5.
小麦是驻马店市第一大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60万hm^2左右,丰收与否直接关系着全市800万人口的粮食安全问题,因此,小麦品种的利用在驻马店市显得尤为重要。由于近年来气候的影响与大力推广优质麦,使小麦品种利用单一化,春性化。本文通过对驻马店市小麦品种利用现状的分析,指出了今后驻马店市小麦育种应以半冬性、高产、稳产的优质小麦作为育种方向。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适合河南省春露地栽培的丝瓜品种 ,对 5个参试品种的早熟性、丰产性、抗病性等性状进行了试验比较 ,并对区试结果进行品种评述。试验结果表明 ,驻丝瓜 1号稳产性和综合性状好 ,丰产潜力大。  相似文献   
7.
现代动物园自18世纪末在欧洲首次出现以来,历经二百多年的发展,已从最初单纯满足皇家贵族和上层社会对野生动物的猎奇心里,逐步发展成为今天的集野生动物的圈养、展出、繁育、科研、疾病防治、科普教育为一体的,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认知动植物、接受环境保护教育、树立可持续利用观念、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物种保护”成为现代动物园的责任和目标。现代动物园在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改善城乡生态环境、保护野生动物资源、提升社会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野生动物饲养管理中的丰容与行为训练是昆明动物园野生动物饲养管理的中心工作,是实现现代动物园功能、作用的基础和保障。  相似文献   
8.
早熟白丝瓜驻丝瓜3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俊  张明  徐玉平  罗中伟  魏成国 《安徽农业科学》2003,31(6):1056-1056,1066
从四川地方品种白玉霜肉丝瓜中选出优良自交系驻 0 6,从早杂 3号白皮肉丝瓜中选出自交系驻 0 9,经杂交配制成 1代杂交种驻丝瓜 3号。该品种与长沙肉丝瓜比较 ,第 1雌花节位低 2~ 3节 ,从定植到初收约 5 0d ;植株生长势强 ,瓜条长圆柱形 ,匀称 ,皮色浅白 ,果肉乳白色 ,柔嫩脆甜 ,商品性好。露地栽培产量 2 .4万~ 3万kg/hm2 ,比长沙肉丝瓜增产 3 0 % ,已在河南、安徽、湖南、湖北等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驻丝瓜 1号杂交制种体系并按驻丝瓜 1号杂交种生产技术规程组织生产 ,1999~ 2 0 0 3年间共生产国标杂交种 1.2万kg ,为驻丝瓜 1号的推广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1害虫发生特点转基因抗虫棉,主要抗鳞翅目害虫,如棉铃虫、玉米螟、造桥虫等,对非鳞翅目害虫不产生任何抗性,如棉叶螨、棉蚜、棉盲蝽、烟粉虱等非鳞翅目害虫,这些非鳞翅目害虫反而有增加的趋势;抗虫棉对1、2代棉铃虫表现出良好的抗性,3代及其以后抗性明显下降。所以抗虫棉害虫的防治也要遵守“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科学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协调好化防与生防的矛盾,最大限度地保护利用天敌。2防治技术2.1生态防治。抗虫棉相对集中的棉田,可于6月上旬在棉田四周的路边、沟渠上种植适当的玉米,诱集第3、4代棉铃虫,能够有效减少棉田棉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