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3篇
林业   23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3篇
  2篇
综合类   33篇
畜牧兽医   70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草地作为半干旱区的主要植被类型之一,开展牧草对土壤水分变化响应机制的研究,对于该地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建设均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选取半干旱区4种典型牧草作为研究对象,在对其进行干旱及旱后复水处理模拟自然降水过程的基础上,分析牧草的形态、水分生理、光合生理等特征对土壤水分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① 水分胁迫下牧草地上形态指标(单叶面积、地上干重)呈显著的下降趋势,而地下形态指标(地下干重、根冠比)则反之;复水结束后,牧草形态特征指标有明显的恢复,披碱草(Elymus nutans Griseb.)和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 Lam.)出现了超补偿效应。② 水分胁迫下牧草水分生理特征表现为明显的下降趋势,复水后逐渐恢复,复水14~21 d后基本恢复对照组水平。干旱条件下,2种豆科牧草能维持较高的水势,属于高水势延迟脱水型;而禾本科牧草属于低水势忍耐脱水型。③ 水分胁迫下,牧草光合生理特征也表现为明显的下降趋势,轻微水分胁迫能够暂时提高豆科牧草光合能力;豆科和禾本科牧草叶片光合特性对干旱的响应机制存在一定的差异,面对干旱胁迫,豆科牧草通过及时关闭气孔来减少水分散失,而禾本科牧草通过延缓气孔关闭牺牲叶片水分的方式维持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2.
正2019年7月4日,自治区党委第二巡回指导组组长罗建文率队在自治区林业局检查指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自治区林业局副局长邓建华陪同检查。罗建文强调,一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和《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选编》作为学习教育的重点,把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贯穿学习教育的始终,做到学深悟透、融会贯通、真信笃行。二要进一步细化学习教育、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3.
作者论述了影响苜蓿种子丰产的气候、地域、播种方式、施肥、灌溉、授粉与病虫害防治等因子的研究现状,为苜蓿种子的丰产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2012年4月7日,自治区林业厅与来宾市座谈会在南宁召歼。自治区林业厅厅长陈秋华存听取来宾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秀隆,市长杨和荣等工作汇报后表示,自治区林业厅将大力支持来宾市的林业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2011年,广西采取有力措施狠抓森林防火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全区森林火灾同比减少五成。据统计,全区全年共发生森林火灾350起,其中一般火灾171起,较大火灾179起,无重、特大森林火灾;火场总面积5072公顷,受害森林面积883公顷,森林火灾受害率0.064%c,比2010年减少0.056个千分点;森林火灾当日扑灭率98%。  相似文献   
6.
通过田间试验及实验室分析,结果表明,硅对紫花苜蓿分枝期和成熟期根瘤数的影响作用显著,但对粗蛋白含量影响不显著。施硅对紫花苜蓿在分枝期的钾含量影响不显著,对紫花苜蓿在现蕾期叶和茎的钾含量有影响,而硅对紫花苜蓿现蕾期根的钾含量没有影响。不同施硅量对紫花苜蓿分枝期地上和地下部分的钙含量有影响。随着施硅量的增加钙含量要高于对照。但其地下部分的钙含量随着施硅量的增加反而减少,而对紫花苜蓿在现蕾期叶、茎和根的钙含量影响不大。在紫花苜蓿叶片背面气孔部进行面扫描显示,随着硅量的增加,叶片背面气孔部位的硅、钙、铝、镁元素的相对含量也在增加,铁的含量在减少,钾的相对含量在低硅处理时增加,在中高硅量的处理时,变化不是很大,而磷的相对含量与施硅量的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20l2年4月5日,自治区副主席陈章良在自治区森林防火指挥部检查时强调,要采取“两最”即最果断、最有利的措施,切实做好森林防火工作,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8.
1 鸭瘟 又称鸭病毒性肠炎,是急性、高度死亡性的传染病,是由疱疹病毒引起,各种年龄和品种的鸭均可感染,但以番鸭、麻鸭、绵鸭最易感染发病.成年鸭发病与死亡较为严重,1月龄以下的小鸭发病较少,各季均可发生,但以春秋季节尤易流行,主要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播.潜伏期2~4天,患鸭体温急剧升高到43℃以上,食欲减少或停食,流泪,眼有脓性分泌物,部分病鸭头颈部肿大,俗称"大头瘟".  相似文献   
9.
棉铃虫一年发生4~5代,第一代和第五代发生在棉田外寄主植物上。各发育阶段的发育始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卵10.6℃和46.2日度,幼虫9.0℃和245.9日度,蛹12.8℃和144.7日度,全世代11.7℃和454.1日度。雌蛾交配率50%左右,多数交配1次,交配了的雌蛾平均产卵千粒以上。幼虫食料种类对幼虫的发育速度,脱皮次数,幼虫体色,蛹的素质和雌蛾生殖力都有很大的影响。幼虫在自然日长12小时左右和温度20℃左右发育,化蛹后处在19℃以下的温度下,出现50%左右的滞育蛹。田间越冬的蛹4月中旬至5月羽化,越冬蛹期平均202~210天。田间种群消长属第三代多发型。7~8月降雨适量,分布均匀,对棉铃虫发生有利。近年来由于棉区耕作制度和作物品种的变化,棉铃虫的发生趋向减轻。  相似文献   
10.
从特征特性、适宜区域、整地与施肥、播种、灌水、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适时收获等方面总结了燕麦新品系中燕1号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