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农学   7篇
畜牧兽医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玉米储存品质控制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玉米脂肪酸值、品尝评分值、发芽率、色泽/气味、粗淀粉、过氧化氢酶活性、盐溶性物质浊度等玉米品质指标的检测分析来研究和探讨玉米储存品质与各项指标之间的关系,筛选出几个能反映储存玉米品质变化的敏感指标,并通过大量实仓扦取样品的检测结果对筛选出的敏感指标进行验证,最终确定玉米储存品质控制指标。研究结果表明:上述品质指标中,脂肪酸值、品尝评分值和色泽/气味可作为玉米储存品质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2.
饲料储藏品质指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粗脂肪含量不同的三种饲料分别储藏在温度10℃、相对湿度80%~85%和温度30℃、相对湿度30%~35%的恒温恒湿箱中120天。在储藏前后测定了饲料中粗脂肪、水分、氨基酸总量、氨含量以及酸值和过氧化值。储藏中除前30天外,以后每隔15天测定分析饲料的酸值和过氧化值。结果表明:饲料经储藏后,粗脂肪含量降低,氨基酸总量也略有降低,但氨含量略有增加,饲料水分随储藏条件的相对湿度变化。随饲料储藏时间的延长,饲料酸值增加,饲料过氧化值增长较快。储藏温度和湿度对饲料储藏品质有影响。  相似文献   
3.
针对GB/T5508-1985<粮食、油料检验粉类含砂量测定方法>国家标准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研究了四氯化碳法和灰化法两种方法的优劣以及所用仪器设备精确度及其它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灰化法是准确精密的测定方法,而四氯化碳法由于准确性精确度差且污染环境应予以淘汰,此外对所用分析天平、滤纸、坩埚冷却称量时间、双实验分析误差等也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4.
修改采用AACC32-20(1999)<不溶性膳食纤维测定方法>,对原国家标准GB/T9822-1988<谷物不溶性膳食纤维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和讨论分析.结果表明,纤维测定仪器可以作为谷物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测定仪器,样品的粉碎粒度为20-30目,α-淀粉酶浓度为2.5%(W/V),取消了试剂中的十氢萘,样品不溶性膳食纤维测定值的相对误差小于10%.  相似文献   
5.
臭氧熏蒸对储粮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以经臭氧(O3)防治害虫试验后的玉米、小麦及稻谷进行粘度、脂肪酸值等品质检测。结果表明:臭氧处理后的试粮品质略有下降,但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国家标准GB/T 9822-1988《谷物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测定方法》的改进研究结果表明:谷物样品先糊化、酶解再用中性洗涤剂处理,比原标准操作中样品先用中性洗涤剂处理再用酶解,解决了过滤困难的问题.其糊化、酶解最佳条件为:样品加水量45 mL,糊化20 min,加2.5%α-淀粉酶溶液5 mL,37±2℃恒温水浴或培养箱保温90 min.  相似文献   
7.
灼烧恒质对饲料粗灰分测定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灼烧恒质在饲料粗灰分测定中的作用和影响,饲料只有在灼烧至恒质时,才能将饲料中的有机成分完全氧化为无机灰分,从而加以准确测定。此外,也研究了灼烧温度、灼烧时间、灼烧坩埚大小、饲料样品的称样量对饲料粗灰分测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饲料过氧化值测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饲料脂肪过氧化值的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比较了饲料脂肪的浸抽方式,浸抽溶剂、残留溶剂对饲料过氧化值测定的影响,也进行了以油脂添加到不含脂肪的原料中,再浸抽回收该油脂过氧化值的对比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饲料粉碎后以石油醚作溶剂,采用冷浸泡、过滤,滤液经低温减压回收溶剂后的脂肪测定过氧化值的方法是较可靠的,是值得推荐的一种方法,该方法测定过氧化值的回收率为105%~113%。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