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1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本文通过了解北大学生在死亡、殡葬以及遗体处理等问题的认识情况,探索我国现阶段推广适应环境及社会需求的殡葬方式可行性,并寻找突破口,针对其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调查过程中发现:对死亡及丧葬忌讳问题与曙光并存;对殡葬方式与环境的关系理解不够深刻;"迷信"观念犹存;以及"将普遍存在的事物合理化"的惯性思维——这些成为殡葬改革难以发展的阻力的因素,纷纷指向了宣传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竹叶兰和香港毛兰的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压片法研究了竹叶兰〔Arundina graminifolia(D.Don) Hochr〕和香港毛兰〔Eria gagnepainii Hawkes et. Heller.〕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结果表明:竹叶兰的染色体数目2n=40,有2条随体,其核型公式为:2n=2x=40=16m+22sm+2st,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L+18M2+18M1+2S;香港毛兰染色体数目2n=36,核型公式为2n=2x=36=28m+8sm,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4L+18M2+12M1+2S。两者均为二倍体,染色体主要由中部和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组成。核型分类前者为1A型,后者为2B型,都较为对称。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对马克思在《提纲》中提出实践观的脉络进行了梳理,进而从旧唯物主义忽视主体能动性、环境决定论、费尔巴哈错误实践观三个角度入手对马克思的实践观作了具体分析。最后对马克思的实践观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应用作了两点思考,从而初步探讨了马克思的实践观与人文地理学研究相结合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起始于20世纪末的“艺术乡建”是当代文创赋能乡村振兴的早期尝试,其方式以景观再造为主,这与中国城市化、现代化进程相适应。其后,文创与乡村结合的类型逐渐多元,包括空间营造、产业赋能、文旅融合等。二十四节气主题是近年来文创领域的热点,特别是中国农业博物馆搭建的二十四节气文创大赛平台,聚合了数以千计的优秀作品,其中包括众多与乡村文化振兴相结合的创新案例。本研究主要基于大赛平台获奖案例,分析并总结了节气景观、节气媒介、节气叙事三种节气文创赋能乡村文化振兴的实践类型,记述了案例运作的情况,研究了其背后的学术基础。由于各项目运营时间较短,仍处于发展初期,本研究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持续探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