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9篇
综合类   6篇
农作物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采用连续取样测定(每3天1次)和3个关键期取样[生理成熟期(M),成熟后10天(M+10 d)和后20天(M+20 d)]取样测定相结合的方法比较了黄淮海地区7个主栽玉米杂交种的籽粒,穗轴和苞叶含水量及脱水速率,发现7个杂交种可被归为以‘郑单958’和‘先玉335’为代表的两类:958类(‘郑单958’、‘伟科702’和‘中科11’)和335类(‘先玉335’、‘登海605’、‘裕丰303’和‘农华101’)。两类杂交种在生理成熟前没有明显差异,从M到M+20 d,335类杂交种籽粒含水量由32.0%快速下降到22.6%,可以用一次线性方程y=-0.6757x+69.59逼近,而958类杂交种由34.1%缓慢下降到28.2%,可以用二次曲线方程y=0.0078x 2-1.3481x+85.065逼近。从M到M+20 d,335类杂交种的穗轴含水量由59.0%降到45.3%,降幅13.7%;而958类由71.0%降到59.1%,降幅11.9%。335类杂交种苞叶较厚但层数较少,籽粒较窄较长,水分散失较快。结果表明335类玉米杂交种更适合机械化穗粒收。  相似文献   
5.
竖叶大穗优良玉米杂交种郑单14王永普张新王振华王义波(河南省农业科学院,郑州450002郑单14号(原名郑试201)是河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育成的竖叶大穗、高产、优质、多抗、适应性广的黄粒玉米单交种,1996年4月通过河南省审定,命名为“豫玉18...  相似文献   
6.
高产优质多抗广适玉米杂交种豫玉18号豫玉18号(即郑单14号,原名郑试201)系河南省农科院粮作所育成。1994年获河南省农村科技博览会金奖。1996年4月获全国第五届专利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金奖,1996年4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审会审定。1993~1...  相似文献   
7.
玉米新品种‘裕丰303’的商业育种问题讨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大田生产中,‘先玉335’等美系新品种在耐密植、抗倒伏、抗南方锈病、抗大斑病、抗高温热害等方面的能力都较弱。为了通过育种手段解决以上问题,本研究以玉米新品种‘裕丰303’为试验材料,通过对其在国家(黄淮海夏播、东华北中晚熟、西北春播)以及各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的产量、抗旱性、耐高温热害、耐密性、籽粒品质等品种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裕丰303’不仅具备美系新品种的优良特征特性,还具有耐旱、耐高温热害、抗倒伏、抗南方锈病等性状优势,实现并大幅度超越笔者原定的育种目标。以此为基础,讨论了今后种质扩增、改良、创新的技术路线和避免遗传脆弱性风险出现等相关商业育种问题。强调在育种实践中应高度重视耐高温热害性状和耐旱性状的选育,特别要注重通过不断提升基因型与环境互作的正向超正常表达选育具有广泛适应性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8.
普通玉米主要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及优势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本文通过7×7的双列杂交试验,分析了玉米4个主要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亲子相关及优势值间的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淀粉含量的杂种优势最高,其次是油分含量,而蛋白质和赖氨酸含量则呈现负的杂种优势。各性状的不同组合的杂种优势存在着较大变异。蛋白质、赖氨酸及油分含量的亲子相关达显著或极显著,在亲本组配时应注意高值亲本的选择。蛋白质含量的中亲优势与赖氨酸含量的中亲优势呈显著正相关,而蛋白质、赖氨酸含量的中亲优势与淀粉含量的中亲优势呈显著的负相关。赖氨酸、淀粉含量的中亲优势与行粒数的中亲优势分别达正的和负的极显著相关,油分含量的中亲优势与百粒重的中亲优势达正的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9.
玉米新杂交种郑单14的主要特点及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单14(原名郑试201)是河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玉米育种研究室育成的竖叶大穗、高产、优质、多抗、适应性广的黄粒玉米单交种。1996年4月通过河南省审定,命名为“豫玉18”。其选育技术已申报“国家发明专利”。同时在全国20多个省份试验示范表现突出...  相似文献   
10.
郑单14号不同种植方式与生理基础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究表明,郑单14的最适播种密度为3500~4000株/667m^2;理想播期为5月25日至6月5日,不宜在6月10日以后播种。其表现高产、稳产的主要生理原因是:(1)其叶面积指数变化合理,叶片持绿时间长、衰老慢,叶绿体中的光合色素、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高;(2)过氧化物酶活性高、丙二醛积累少,光合效率高;(3)籽粒体积大,灌浆时间长,千粒重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