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6篇
  4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6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锤片式粉碎机配有吸风系统,能在耗能少的情况下获得高的生产率。吸风系统能有效地控制和改善粉碎室内的工作条件,如控制粉尘,限制或降低物料温度,以及减小粉碎室内由于锤片旋转产生的正压力,有助于粉碎后物料能尽快通过筛孔,避免物料的过度粉碎,保证物料粒度的均一性。  相似文献   
2.
马铃薯片红外加热灭酶脱水试验及动力学   总被引:2,自引:6,他引:2  
该文研究了生产低油薯片的一种前处理工艺,并为后续的油炸工艺提供基础。试验考察了辐射距离、样品厚度、处理时间等工艺参数对马铃薯片水分比(moisture rate,MR)、脱水速率、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相对残留活性、颜色等指标的影响,并进行了酶钝化动力学模型的研究。试验证明,辐射距离由15.5 cm减少到9.5 cm,样品厚度1.3 mm减少到0.8 mm时,马铃薯片最大脱水速率由0.24 g,(g·s)增加到0.59 g(g·s),PPO失活递减时间从364 s减少到152 s,色差值△E由5.26减少到1.66,,因此,马铃薯片红外处理应尽量采取高温短时处理。一级动力学模型能较好地预测加工过程中马铃薯片PPO失活情况(R~2=0.926~0.988)。PPO相对残留活性低于10%时,马铃薯片的湿基含水率由初始的77.71%降至44.58%~62.04%,预示着灭酶的同时脱除部分水分。后续油炸试验时,可选辐射距离为9.5 cm,处理厚度分别为0.8和1 mm,相应的处理时间为150和180 s时,这可得到较高品质的产品,其中PPO相对残留活性分别为8.51%和2.44%,最终湿基含水率为55.44和61.49,色差值△E为1.66和2.24。研究结果为后续油炸试验前处理工艺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苹果片红外加热同步灭酶脱水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气体接触催化红外发生器,对厚度为5、9、13 mm的苹果片进行红外能强度为3、4、5 kW/m2的红外加热灭酶脱水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可以一步完成苹果片的灭酶和脱水过程;与传统的蒸汽和漂烫灭酶方法相比,由于红外能的穿透加热效应以及选择性加热的特点,该方法灭酶时间更短;其能量利用率为40%以上,高于传统方法的3%~8%.  相似文献   
4.
<正> 锤片式粉碎机的缺点之一是无用能量消耗较大。为了提高粉碎机的能量利用效率,改善粉碎机的工作性能,我们对筛面包角为270°、顶部进料的锤片式粉碎机进行了粉碎玉米的试验,研究了截击板对锤片式粉碎机工作性能的影响和物料出筛率沿圆周筛面的分布规律。一、截击板对锤片式粉碎机工作性能的影响物料进入粉碎室后受到锤片打击,立即加速运动而沿粉碎室外缘形成不利干粉碎的环流层,并且随锤片一起作环流运动,从而使得粉碎机的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差。设计者应在结构上采取某些对策破坏这一物料环流层。主要对策有以下几种:①偏心式粉碎室;②水滴形粉碎室;③涡流式粉碎室(图1)。  相似文献   
5.
<正> 立式单搅龙饲料混合机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能耗低、占地面积小等优点,但是由于混合时间长、残留量大和混合效果较差等原因,使其适用范围受到了很大限制。据国外资料介绍,立式双搅龙饲料混合机既保持了单搅龙混合机的优点,又提高了混合质量,缩短了混合时间,因此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鉴于其结构参数和操作条件对混合特性和动力消耗的影响,以及这些参数最佳值的选择问题尚很少有人研究,本文试作探讨。  相似文献   
6.
7.
红外技术用于农产品灭酶和脱水干燥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外辐射加热具有很强的选择性加热特点,被加热固体的吸收率远大于周围空气,热能被加热物体吸收而周围的环境温度上升不多,热能均匀,有一定的穿透效应,热效率和过程效率较高.该技术进行灭酶和加热具有干燥时间短,灭酶和干燥速率快,较少能量消耗以及较高的产品质量等优势.本文对红外辐射能在农产品加工中的特点和红外能进行农副产品灭酶与脱水干燥的研究历史和现状进行了概述,并指出该技术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正> 粉尘的危害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易引起粉尘爆炸,尤其直径为10微米左右的粉尘粒子,浓度达到20克/米~3时,遇到火源极易发生着火和爆炸。二是粉尘污染了工作环境,易使长期工作在这样环境的工作人员患上“尘肺”职业病。因此,饲料加工厂的粉尘控制问题应该引起人们足够重视。基本的除尘系统有集中除尘和局部除尘两种形式。集中除尘系统,设备投资大,动力消耗高,管网容易堵塞,尤其在潮湿气候下处理稠的或油性物  相似文献   
9.
面包果是一种淀粉含量较高的水果,为开发其加工产品,利用双螺杆挤压技术,对面包果在挤压膨化过程中物料的喂入量、含水量、挤压温度和螺杆转速等对产品性能指标(如体积密度、膨胀率、吸水性、水中溶解度)以及感官特性硬度、脆度、色差变化和比机械能等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利用SAS数据统计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得到了较优的回归模型。利用回归模型,分析了挤压因素对产品物理化学特性的影响,为面包果挤压膨化食品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基于碳纤维红外板加热的真空脉动干燥特性,该文将碳纤维红外干燥技术和真空脉动干燥技术相结合,设计了基于碳纤维红外板的真空脉动干燥装备。该装备由干燥室、真空系统、单层干燥单元、控制系统组成。为便于分析,将实际真空脉动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抽真空阶段、真空保持阶段、破空阶段、常压保持阶段。设计了基于MODBUS协议的控制系统,以触摸屏为主机,单片机为从机,组成控制器网络。基于干燥室内真空度的监测,采用时序控制,实现干燥室内“真空—常压”的连续转换。基于对碳纤维红外板温度的监测,结合物料内部温度的反馈,实现对干燥温度的有效调控。并以20 mm×20 mm×5 mm的苹果块为试验原料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1)该干燥装备设计方案和控制方案可靠,可实现“真空—常压”的连续脉动,并有效干燥物料;2)碳纤维红外板功率1.1 kW/m2,发热面距离料盘上表面3 cm情况下,干燥效果较佳;3)当碳纤维红外板表面温度为65℃时,在真空保持阶段,苹果块内部温度约为31℃,常压阶段,会迅速上升到约37℃。干燥后期,碳纤维红外板表面温度有波动下降趋势,适当降低其温度有助于干燥进行。相比红外热风干燥,苹果块干燥时间缩短30%;4)两种干燥方式下干燥的苹果块色泽存在明显差异,真空脉动红外干燥较优。该文研究的干燥装备和研究结果可应用于苹果块等果蔬物料的干燥,并可为红外干燥技术、真空脉动干燥技术的联合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