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14篇
农作物   5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闽麦06是稻麦所新台成的丰产、稳产大麦新品种,于1995年通过带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在福建省闽东南大麦主)“区示范推广,表现良好,为了解不间播种量对闽麦06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于1994~1996两个年度在莆田埭里进计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试验设计1994~1995年皮在山摇麦种6.5kg、8.5kg、10.5kg和12.5kg4个处理。1995~1996年度设亩描麦种5kg、7.5kg、10kg和15kg4个处理,(实际出苗情况见表1表2)。小区面积0.02亩,二次重复,随机排列。2.供试品种大麦新品种阅麦063.试验点设在莆田涵江区培里村前作为水稻…  相似文献   
2.
大麦新品种闽麦06试种,示范结果及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大麦闽麦06选育的效果和育种技术。指出育成的闽麦06产量高、综合性状好、病害轻,是我省育成大麦品种中增产效果最显著、丰产稳定性最好的品种,也是近期我省大麦区试中唯一两年均名列第一的品种。认为育种目标明确,技术路线正确,采用精选亲本、科学优化配组,后代选择中突出丰产性、稳产性和抗性,主攻大穗多粒和重粒式多稳重粒,加大选择压力,优中选优的技术,并做好品种鉴定、试种示范是闽麦06选育成功的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4.
人工诱导基因突变已成为育种实践的有效方法。大多数基因突变是不利的,而突变纯属机会,它是否是突变体?这样的一般规律也适用于小麦属。它取决于选择的方法是否能辨别出合乎需要的突变体。诱变能否成功,主要取决于测定方法的有效性,即能否按识别突变体的需要,在短期内对大量植株进行测定。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福建省大小麦生产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建国以来大小麦生产取得很大发展,尤其是单产不断提高,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单产提高更快,2003年春收大、小麦单产分别为2595kg和3150kg。认为我省土地资源、自然条件、种麦的历史和经验,科研优势,以大小麦为原料的工业迅速发展等均有利于发展大小麦生产。提出我省今后发展大小麦生产应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手段,往高产、优质、高效低耗、专用化方向发展。还从提高认识、科技创新、专用麦生产基地、栽培技术、市场管理服务等方面探讨了今后发展大小麦生产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大麦闽麦 0 6选育的效果和育种技术。指出育成的闽麦 0 6产量高、综合性状好、病害轻 ,是我省育成大麦品种中增产效果最显著、丰产稳定性最好的品种 ,也是近期我省大麦区试中唯一两年均名列第一的品种。认为育种目标明确 ,技术路线正确 ,采用精选亲本、科学优化配组 ,后代选择中突出丰产性、稳产性和抗性 ,主攻大穗多粒和重粒式多穗重粒 ,加大选择压力 ,优中选优的技术 ,并做好品种鉴定、试种示范是闽麦 0 6选育成功的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7.
为了得到分蘖数、种子大小、每穗粒数和籽粒产量方面的遗传资料,在印度旁遮普Lud—hiana旁遮普农业大学研究WG357×Tobari66的春性小麦品种间杂交的早期分离世代。研究了亲本、F_1、F_2、B_1、B_2、双亲本、F_3(双亲本的亲代)、F_3集团和F_4集团以提供世代平均值分析和变量组成分析。在本研究中证明了轮回选择对性状改良的利用是有限的。遗传上,加性基因作用占优势,特别在产量组成上。因此,在分离世代中简单的育种程序对产量组成的改良可能是最有用的。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闽系大麦选育进展和技术 ,介绍了通过审定的三个闽系大麦品种 ,同时对闽系大麦今后育种目标和策略提出一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小麦新品系抗赤霉病鉴定简报叶定生,张绍南,张秋英,余建华,涂祖荣(福建省稻麦研究所福州350019)利用太谷核不育材料,通过逐代施加小麦赤霉病压力、轮回选择,获得69个小麦新品系。1993~1994年度将这批品系各分为M,分别送往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进...  相似文献   
10.
为适应福建省大麦生产的发展 ,育种工作者 ,陆续育出了一批大麦品种 (系 ) ,现综合 1996~1999年两个年度省大麦联合区试结果 ,并对新育成的大麦品种 (系 )的可用性进行分析、评价。1 材料与方法供试品种 (系 ) :闽麦 0 2、莆大麦 6号、莆大麦 7号和莆大麦 8号、泉大麦 4 4、泉大麦 57、泉大麦 14 ,并以本省生产上大面积种植的莆大麦 5号为对照。1996~ 1999年进行两个年度省大麦品种区域试验 ,统一布点 ,试验设计、观察记载、考种、测产等内容均按省大麦品种区试统一方案进行。对各试验点材料进行整理和汇总、对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2 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