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2篇
园艺   1篇
  2023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酪氨酸脱羧酶(EC 4.1.1.28)是高等植物体中秋水仙碱合成的关键酶。为了探索嘉兰秋水仙碱生物合成途径的关键酶基因及其相关功能,本研究根据嘉兰转录组数据库和NCBI数据库,克隆得到一个酪氨酸脱羧酶关键酶基因(GsTyDC1)的CDS序列,并使用RT-qPCR检测GsTyDC1在嘉兰植株中不同组织的表达水平。通过烟草悬浮细胞对GsTyDC1进行稳定转化,并分析其亚细胞定位的结果。结果显示,GsTyDC1基因的CDS区全长为1 545 bp,编码514个氨基酸,蛋白分子量为56.3 kD。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GsTyDC1与水仙、石蒜和芭蕉等百合科植物已报道的Ty DC基因聚在一类,具有类似于与其他已报道物种TyDC基因相似的保守结构区域,并且没有跨膜结构和信号肽。此外,GsTyDC1基因在嘉兰根中表达量最高,花和茎次之,在叶中表达量最低。亚细胞定位显示Gs TyDC1蛋白定位在细胞质中。本研究为下一步验证GsTyDC1基因的功能活性提供一定的基础,为阐明GsTyDC1基因在嘉兰秋水仙碱生物合成途径中的作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探明影响杧果(Mangifera indica L.)软化的机理、研究果胶甲酯酶(pectin methylesterase, PME)基因家族在杧果果肉中的功能,本研究对‘红象牙’杧果软化期间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微管结构、PME酶活和PME家族表达量进行测定,并对PME基因家族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杧果后熟软化过程中伴随着微管骨架的解聚、果实硬度的下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升高以及PME活性的降低。在‘红象牙’杧果基因组中共筛选出51个PME基因,Ⅰ型PME (包含PME和PMEI结构域)基因有24个,Ⅱ型PME(仅含PME结构域)基因有27个。51个PME基因中有22个在后熟期表达,参与果实软化。同时,发现mango030191和mango030421两个基因在后熟期内高表达,可能在抑制果胶降解,抑制果实软化中发挥重要作用。Ⅰ型和Ⅱ型PME基因在系统发育树中占据不同分支,第1~2分支都是Ⅰ型PME基因,第3分支都是Ⅱ型PME基因。Ⅰ型和Ⅱ型PME基因拥有各自的基序、保守结构域、内含子外显子特征。本研究鉴定并提供了杧果PME基因家族成员的基本信息,为阐明杧果后熟过程中...  相似文献   
3.
5月16日,广州市食药监局公布了大米抽检镉含量44.4%不合格,却称不合格名单不方便透露.面对外界强烈不满,前晚11点半,广州市食药监局公布了涉事4家餐饮单位和处置措施,但没有公布镉超标大米的品牌和厂家.广州市民再次表达强烈不满,同城媒体穷追不舍,该局终于在昨晚10点半公布了八个批次的不合格品牌.记者发现,涉及的6批次问题大米全部来自湖南,两个批次问题米粉,均来自东莞.广州市食药监局称,已对问题大米及米制品采取控制措施,禁止使用.  相似文献   
4.
为初步判断不同菌株生长优势,选育高海拔地区优良羊肚菌菌株,试验对13个羊肚菌菌株菌丝生长情况进行了分析比较,并开展了菌核形成试验和菌株出菇试验。结果表明菌株L-1、1#、青川1#、6-3的菌丝生长速度、浓密程度、产菌核能力及抗杂能力明显优于其他菌株,其中菌株L-1出菇产量最高、适应性强,适宜在高海拔地区进行人工栽培。  相似文献   
5.
白龙江、洮河林区大型真菌资源及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甘肃白龙江、洮河林区大型真菌的初步调查,共采集标本243份,鉴定大型真菌84种,结合整理相关资料,结果表明:本林区已查明大型真菌253种,其中食用菌153种,药用菌69种,菌根菌107种,抗癌菌71种,毒菌32种。  相似文献   
6.
花期前后干旱是影响黄淮海地区夏玉米产量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于2020—2021年开展池栽控制性试验,以中科玉505为试验材料,在开花前后28 d内设置4个水分梯度,包括100%作物蒸散量ETC (CK)、70%ETC (干旱胁迫WD1)、40%ETC (WD2)和0 ETC (WD3),研究花期前后干旱胁迫对夏玉米复水后的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与分配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处理复水后夏玉米光合性能没有恢复,表现为叶片SPAD值、净光合速率和群体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净同化速率低于对照,植株干物质积累因此受阻,导致籽粒库容能力下降。干旱胁迫处理使开花吐丝间隔期延长1~3 d,籽粒败育率增加,行粒数和百粒重降低,尤其是WD3的败育率在2020—2021年分别显著增加220.71%和100.73%,WD1、WD2和WD3的产量在2020—2021年分别减产14.52%、36.69%、39.83%和19.62%、45.18%、54.42%。综上所述,花期前后干旱胁迫在复水后,玉米的光合性能仍受到抑制,进而影响光合同化物的积累与分配,最终导致库容量和产量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