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15篇
园艺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子标记技术是一种操作性强、简便快速的现代生物学技术,从苗药种质资源评价、遗传图谱构建、道地性探讨和原植物鉴定等方面,对分子标记技术在苗药的合理运用,苗药的基础研究,苗药的研究深度和广度拓展,苗药现代化的应用进程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种质资源是药用植物生产的源头,种质的优劣对药材的产量和质量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阐述了续断药材基原的历史沿革及资源分布、种质亲缘关系、化学品质评价及繁育等种质资源的研究进展,探讨了续断种质资源的研究现状及当前中国续断种质资源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今后研究的思路:加强对续断种质资源的收集和保存,引入遗传学、生态学、农艺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策略,以筛选出优质续断种源,为实现人工产业化栽培和品种选育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3.
分析贵州栽培川续断的表型多样性及类群表型特征,为川续断育种合理选配亲本及优异种质资源保存提供参考,本研究对58份川续断种质资源的25个农艺性状、浸出物和川续断皂苷Ⅵ进行测量,对其种质及表型特征进行相关性分析、多样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栽培川续断具有丰富的表型多样性,多样性指数在1.091 6~2.068 6之间,其中川续断皂苷Ⅵ含量、地下生物量、主根粗等22个性状多样性指数大于1.9;变异系数在6.03%~57.58%之间,其中浸出物含量、株高、主茎节数变异系数较小;基于各种质表型差异,可将58份种质聚类划分为3个类群,第Ⅱ类群为优质选育目标的最优亲本材料,第Ⅲ类群为高产育种目标的亲本材料。由此可见,贵州栽培川续断种质资源的表型性状变异较大,多样性较丰富;根条数、主根粗、地下生物量、川续断皂苷Ⅵ含量等7个指标是构成种质差异的主要因素;第Ⅱ类群和第Ⅲ类群为贵州川续断育种及种质筛选提供了良好的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4.
贵州粗毛淫羊藿资源的利用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粗毛淫羊藿植物是贵州的地区性淫羊藿药材品种,对其利用完全依赖野生资源,由于大量采挖野生淫羊藿,其资源已消耗殆尽。对粗毛淫羊藿植物资源的分布、生长特性和利用状况进行了总结与分析,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综合运用中药资源生态学和植物种群构件理论的技术和手段进行粗毛淫羊藿植物的基础研究,为具有贵州区域性分布特色的药材物种的保护性开发利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为了获取可靠内参基因,采用同源克隆技术和c DNA末端快速延伸技术,首次从太子参中克隆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基因(GAPDH)的部分c DNA序列,命名为Ph GAPDH,序列长度为981 bp,包含699 bp的部分阅读框,推测其编码232个氨基酸,还含有282 bp的3'UTR。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太子参Ph GAPDH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同科植物香石竹(Dianthus caryophyllus)氨基酸序列同源性高达99%。PCR分析结果表明,Ph GAPDH基因在太子参不同种源块根、同一种源不同组织及不同生长时期的表达水平较稳定,可以作为太子参功能基因研究的内部参考基因。  相似文献   
6.
野生太子参的生态适宜分布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野生太子参资源开发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依据,对野生太子参生态适宜分布区域和最优生境进行了区划研究。结果表明:野生太子参最适宜区面积达33.04万km2,主要分布在辽宁南部,山东中、南部,河南、湖北、安徽接壤处,安徽、江苏、浙江3省接壤处。同时筛选到年均降水量、最冷季平均温、最湿季平均温、最湿月降水量和土壤类型等5个因子对野生太子参的生长分布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ABA、GA3对太子参皂苷生物合成的影响,该研究通过根灌ABA及其抑制剂氟啶酮(Fluridone)、GA3及其抑制剂多效唑(PBZ),利用酶标仪分光光度法测定皂苷和内源茉莉酸甲酯(Me JA)的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三萜皂苷生物合成关键酶基因表达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太子参总皂苷总含量与其生物合成关键酶基因的表达呈现一致的变化趋势,外源GA3长期处理后太子参中皂苷的含量明显增加,太子参SE1和IPPI基因的表达量明显上调;施加外源ABA则降低了太子参总皂苷的含量,太子参HMGS、MDD、SS1、SS2和β-A28O各基因表达量均明显下调。因此,我们推测在太子参块根生长发育过程中GA3可能通过影响JA从而促进了皂苷的积累,ABA可能是通过抑制皂苷合成关键酶基因的表达进而降低皂苷的含量。此外,在块根发育的不同时期,ABA、GA对Me-JA的影响可能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依托第4次中药资源普查,详细了解三都县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蕴藏量及利用状况,为三都县药用植物保护和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野外实地调查、走访调查、业内整理及数据分析等方法,对三都县现有药用植物资源从科属分布、生活型分类、入药部位及功效、重点品种蕴藏量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三都县共有野生药用植物520种,隶属141科388属,草本为主要生活型,药用部位主要以根及根茎类、全草类为主,药性味以寒凉、苦味药为主,国家重点保护药用植物8种,重点调查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蕴藏量29 039.08 t,水族常用药材与当地气候和人民劳作习惯密切相关。三都县野生药用植物资源丰富,物种多样性高,少数民族用药具有地方特色,通过调查摸清了三都县药用植物资源状况,可为当地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贵州吴茱萸的生境与群落特征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吴茱萸资源的合理保护和可持续性利用提供依据,对贵州境内野生和栽培吴茱萸的生境及群落进行实地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野生吴茱萸的生态类型可分为3类:石灰岩山地生境,中山阔叶林生境,低山林缘、河谷田野生境;野生资源分布范围和分布量较好,种质资源的多样性丰富,而栽培资源则受市场供求影响资源量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10.
贵州红水河地区艾纳香植物资源调查及其保护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明确贵州艾纳香资源现状及资源变迁情况,对贵州红水河地区艾纳香植物资源进行了实地和走访调查,结果表明,艾纳香的生态类型有3类:中海拔裸露干地型、低海拔裸露半干地型、河谷河滩型生境;生境特征有3种类型:低海拔山坡草丛、灌木生境、公路迹地砂砾生境、低海拔河谷半湿地生境。并对艾纳香的市场利用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艾纳香资源保护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