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7篇
综合类   28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研究以三七(Panax notoginseng)植株及其产品和近缘种为研究对象,采用L9(3 4)正交试验对三七素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然后利用HPLC法检测三七素含量,并对各样品中的三七素含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的三七素提取条件为超纯水、料液比1∶20(g/mL),提取1次(10 min);三七素在三七花蕾中的含量最高,其次是根状茎和主根,但是三七茎叶中也有较高含量的三七素,说明三七花蕾和茎叶均可作为三七素的提取原料;在三七产品中三七花的三七素含量最高,达到3.33%,其次是剪口(根状茎)、筋条(侧根)和须根;但三七素的含量与三七个头大小(头数)并无明显的相关性;在三七近缘种姜状三七(P. zingiberensis)和野三七(P. vienamensis var. fuscidiscus)主根、珠子参(P. japonicus var. major)根状茎中的三七素含量显著低于三七主根三七素含量,也显著低于三七其他部位的三七素含量,说明三七是最佳的三七素来源植物。三七素的含量主要受到物种和部位的影响,与产品规格无关。本文所建立的三七素提取方法和HPLC检测方法,能够快速简便、稳定可靠测定样品中三七素含量;并可为三七素相关标准的建立奠定基础,为三七的综合利用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小麦假黑胚病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小麦假黑胚病近年在全疆普遍发生,一般发病率在1.5—20%,严重者达35%。受害病粒胚部变成黑褐色,经分离发现,主要由Alternaria造成。该菌分生孢子梗橄褐色,1—8个横隔膜,大小为25—80.5×4.5—6.1微米。分生孢子单生或串生,淡褐色至深褐色,倒棍棒形。孢身具2—8个横隔膜,0—3个纵隔膜,隔膜处缢缩,大小9—38×6—18微米,多具喙,喙不分枝,具0—4个隔膜。在人工培养下,病菌形态变化较大。在乳熟至蜡熟期接种,25℃下保湿36小时,潜育期3天。鉴定该病原真菌为Alternaria alternata(Fr.)Keissler。种子带菌与田间发病无直接相关性。药剂拌种无效。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的葡萄种植面积已达78万公顷,年产量85万吨左右,其栽培面积和产量居苹果和柑橘之后排第三位.作为时令新鲜水果,加上不耐贮藏,因此,葡萄的保护地栽培具有巨大的开发价值与市场前景.例如山东寿光2002年5月日光温室生产的葡萄运到广州、厦门地区批发价格为25元/500克.抚顺地区5月下旬批发价格也达到6元/500克,经济效益非常可观.所以日光温室栽培葡萄是当前农民提高生产效益的良好方式之一.下面将抚顺地区生产经验及存在问题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盾叶薯蓣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盾叶薯蓣是重要药源植物,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开展盾叶薯蓣的有关研究,是切实解决云南盾叶薯蓣生产中一系列突出问题的有效途径.通过对现有盾叶薯蓣种质资源研究、优良种质的筛选及相关细胞工程技术的应用进行综合分析、评价,为云南盾叶薯蓣的开发利用提供相关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昆明、曲靖、丽江、楚雄、保山5个地方对楚魔花1号魔芋进行区域性比较试验,以当地魔芋种质为对照。试验结果表明,楚魔花1号在不同地区间表现较为稳定,在参试的7个魔芋品系中,楚魔花1号综合表现最好,萌芽出苗所需天数最少,生育期较短,地上部与地下部生长占有优势,抗病性强,产量高于当地主栽种质,下一步可在云南省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
基础生物化学是农科类、生物类、环境类、医药类等高等院校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课程较难,且面临学时少、教学任务重的状况,普遍存在"教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勉强"的现象。因此,采用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很难提高教学效果。从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注重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加强研究性实验操作的教学设计、创新教学评价模式等方面探讨了提高基础生物化学课堂教学效果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盾叶薯蓣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盾叶薯蓣人工栽培种源短缺的问题,进行了盾叶薯蓣芽的诱导培养、增殖继代培养和带愈伤组织幼苗的生根培养,旨在建立盾叶薯蓣组培快繁体系。研究结果表明,幼叶、茎段和根状茎中,带节茎段是盾叶薯蓣最适宜的组培外植体:以茎段作为外植体的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6-BA2mg/1.+NAA0.20mg/L;最佳增殖继代培养基为MS+6-BA2mg/L+NAA0.1mg/L;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0.5mg/L。  相似文献   
8.
 气孔是植物进行气体、水分交换与代谢,响应环境条件,包括病菌侵染的重要通道,其大小、密度和分布既受到遗传的控制,也受到生长环境的影响。为了研究玉米与大豆间作对玉米叶片气孔的影响,笔者采用改良刮制法对玉米叶片下表皮的气孔器长度、宽度和密度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与净作玉米相比,间作玉米植株上部、中部和下部叶片的气孔密度较净作显著降低,而气孔器长度较净作显著增加;植株中、下部叶片的气孔器宽度也较净作显著增加,植株上、中、下部叶片的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都较净作显著增大。这些结果表明,间作对玉米气孔的影响是系统性的,而且气孔这些特征的变化是有利于提高产量、减少叶斑病发生的。  相似文献   
9.
通过研究不同氮、磷、钾肥施用量对魔芋软腐病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氮肥施用量的不断增加,魔芋软腐病的发病率逐渐增高,氮肥施用量与魔芋软腐病的发病率呈显著正相关;然而,随着磷肥、钾肥施用量的不断增加,魔芋软腐病的发病率随之降低,磷、钾肥施用量与魔芋软腐病的发病率呈显著负相关,其中,施用钾肥后的防病效果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
九、控制产量 为了促进葡萄早熟,提高品质,必须合理控制植株的结果量.如结果过量,不仅着色差且成熟晚;结果量少则经济效益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