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以杂交粳稻天隆优 619 为供试材料,于幼穗分化期分别施用硫酸镁、过磷酸钙和富乐微 3 种肥料,并设置 0(CK)、20kg/hm2、40kg/hm2、60kg/hm2、80kg/hm2 共 5 个梯度的处理。成熟期取样调查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测定加工品质、外观、稻米主成分,并进行食味品尝试验。结果表明,硅、镁、钙肥的施用可使千粒重增加,每穗粒数和结实率也略有提高。折合产量以富乐微施用效果表现最为突出,其次是硫酸镁,各处理平均每 hm2 的增产效果达到了 1000kg 以上,过磷酸钙的增产作用也比较明显。品质方面,硅、镁、钙肥的施用改善了稻米的加工和外观品质,降低了稻米籽粒中的蛋白质含量,提高了稻米的食味品质,其中以钙肥和硅肥比较突出。  相似文献   
2.
为了把握当前华北地区粳稻育种动向,为今后的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以华北地区各育种单位培育的水稻品系为供试材料,分别在不同省份进行种植,对其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及品质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供试品系间的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及品质均存在显著差异。变异系数方面,产量、结实率、千粒重、整精米率、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食味值的变异幅度相对较小,而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垩白度、垩白粒率的变异幅度较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