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篇
农作物   5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杂种优势群的划分对杂交种选配 ,玉米自交系的选育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新引入的优良自交系 ,只要能掌握其优势利用模式 ,不仅可以推断它所属遗传类群 ,也为其进一步利用配制优良组合或做为选系种质提供了依据。“南方玉米育种开发中心”成立时 ,就面临两个技术难题 ,一是温带种质在贵州亚热带高原山地复杂生态条件下 ,适应性如何 ?二是温带种质与亚热带种质结合 ,其优势如何 ?笔者对此提出了温带种质在贵州亚热带生态条件下的适应性筛选 ,主要是温光敏感性和抗性的试验 ;同时提出低纬度与高纬度种质骨干系利用法 ,即南北方已为生产利用或育…  相似文献   
3.
玉米品种在南移时,通常表现出生育期缩短,株高降低。试验研究了“四单”系列玉米品种南移时的温光反应表现,发现四单110、四单68、四单132等一些温光迟钝型品种在贵州亚热带生态条件下表现出较好的适应性、丰产性。  相似文献   
4.
以郑58等11个掖478改良系、昌7-2等6个黄早4改良系为被测系,采用NC-Ⅱ杂交设计原理和方法,研究了9个性状的配合力及其群体遗传参数.结果表明:Z122、Z78、Z118-2三个黄早4改良系的单株产量GCA明显优于黄淮海区骨干系昌7-2(黄早4改良系),而A29、99451、99460等3个掖478改良系,在SCA上明显优于郑58(掖478改良系).99460×Z13、98379×Z62、98379×Z78、A29×Z13四个完全改良的杂交组合均表现高抗叶斑病、青枯病,分别比郑58×昌7-2(郑单958)增产27.41%、21.59%、19.48%、16.57%,均达极显著水平,且熟期与郑单958相当.有望成为该区域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5.
温带与亚热带玉米种质在贵州省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在南方玉米育种开发中心贵州省夏云县基地进行了玉米杂交种初比试验。参试的白、黄粒组合共 2 80 0份 ,在 2 40 0份黄粒组合中比对照交三单交增产超过10 %的有 18份 ,比 95 0 3增产的有 12份 ,在 40 0份白粒组合中 ,有 34份材料产量超过毕单 4号 ,其中有 2 0份比对照增产 10 %以上。试验证明 ,温带的迟钝型种质在贵州省有一定的适应性和良好的丰产性 ,如西公× 12 3,GY34 9×P138,90 41× 2 0 0、9714 8× 6 2 9等  相似文献   
6.
应用灰色关联理论中的灰色分析法对吉林省 1 998~ 1 999年中晚熟组玉米杂交种区域试验中的 8个品种的 8个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各产量性状对产量的影响大小依次是 :穗粒重、穗行数、穗位、株高、百株穗数、百粒重、秃尖、穗长。通过分析找出了各产量性状对产量影响的主次关系 ,为中晚熟玉米杂交种选育中的性状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在吉林省应用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含热带、亚热带血缘的杂交种和自交系的适应性鉴定,分析了这些种质在吉林省温带高纬度地区的适应性,为进一步应用这些种质提供了理论依据,这些优良热带、亚热带种质是改良温带种质的良好资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