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9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肖强  杨曙  郑海雷 《作物学报》2011,37(1):177-181
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是植物中一种重要的信号分子, 在诱导种子萌发, 影响植物生长发育, 促进植物细胞衰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对于外源NO是否参与了Se诱导的脂质过氧化调节过程仍不为人知。我们研究了0.2 μmol L-1和20 μmol L-1Na2SeO3及一氧化氮供体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 SNP)处理对水稻叶片叶绿素、H2O2和硫代巴比妥酸反应产物(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s, TBARS)含量, 愈创木酚过氧化物酶(guaiacol peroxidase, GPX)、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 CAT)以及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corbate peroxidase, APX)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 1 μmol L-1SNP处理促进GPX、APX和CAT活性, 缓解膜脂过氧化, 降低TBARS含量;显著提高0.2 μmol L-1Na2SeO3处理下水稻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在20 μmol L-1Na2SeO3处理下, 外加1 μmol L-1SNP更加显著促进GPX和CAT活性, 与此同时明显降低20 μmol L-1Na2SeO3处理引起的H2O2含量上升, 并降低TBARS含量。NO对植物中由Se引起的脂质过氧化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培养试验方法研究了硅肥对酸性土壤中锰毒性的影响, 旨在为酸性土壤锰毒害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甘蔗的根际效应明显, 根际土壤中的pH值、有效硅含量较低而活性锰及水溶态锰、交换态锰、有机结合态锰、碳酸盐结合态锰、铁锰氧化态锰含量均显著高于土体。然而,施用硅肥(偏硅酸钠)后,土壤活性锰含量和水溶态、交换态尧、机结合态锰含量均显著降低, 但是硅肥对根际土壤锰含量和形态的效应弱于土体;并且,施用硅肥使甘蔗地上部锰含量(47.1~112.1 mg/kg)显著降低, 并且有随着硅肥用量(0.5~2.1 g/kg)增加而降低的趋势;虽然硅肥的施用也减少甘蔗地上部铁的含量, 但铁锰比值却从对照的2.51 增加至2.92~5.72 之间。因此,施用硅肥后甘蔗株高、总生物量分别提高4.07%~15.24%、8.41%~28.03%。可见, 硅肥的施用减轻了酸性土壤中锰的毒害。  相似文献   
3.
以甘蔗品种‘ROC22’(‘新台糖22号’)为研究对象,采用桶内种植的方式进行培育,当甘蔗幼苗长出5~7片真叶时进行处理,共设置4个处理,即正常供水(CK)、水分胁迫(WS)、正常供水+0.04mg/kg芸苔素内酯(ER)、水分胁迫+0.04mg/kg芸苔素内酯(WS+ER)。对水分胁迫下外源芸苔素内酯与甘蔗幼苗鲜重、抗氧化酶活性、MDA(丙二醛)含量、叶片含水量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等生理指标的关系进行研究,探讨外源激素芸苔素内酯对甘蔗抗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分胁迫的条件下,对甘蔗幼苗喷施适宜浓度的外源芸苔素内酯,可以显著提高甘蔗幼苗的鲜重、抗氧化酶活性、叶片含水量,使MDA含量降低,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参数有所增加,即叶绿素含量增加、活性提高,从而提高甘蔗幼苗的抗旱性。通过验证外源芸苔素内酯对甘蔗的抗旱诱导作用,为今后甘蔗抗旱生产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采用培养试验方法研究了硅肥对酸性土壤中锰毒性的影响,旨在为酸性土壤锰毒害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甘蔗的根际效应明显,根际土壤中的pH值、有效硅含量较低而活性锰及水溶态锰、交换态锰、有机结合态锰、碳酸盐结合态锰、铁锰氧化态锰含量均显著高于土体.然而,施用硅肥(偏硅酸钠)后,土壤活性锰含量和水溶态、交换态、有机结合态锰含量均显著降低,但是硅肥对根际土壤锰含量和形态的效应弱于土体;并且,施用硅肥使甘蔗地上部锰含量(47.1~112.1 mg/kg)显著降低,并且有随着硅肥用量(0.5~2.1 g/kg)增加而降低的趋势;虽然硅肥的施用也减少甘蔗地上部铁的含量,但铁锰比值却从对照的2.51增加至2.92~5.72之间.因此,施用硅肥后甘蔗株高、总生物量分别提高4.07%~15.24%、8.41%~28.03%.可见,硅肥的施用减轻了酸性土壤中锰的毒害.  相似文献   
5.
为揭示铝离子诱导大豆根尖分泌有机酸的特点及介导有机酸分泌的信号途径,采用溶液培养试验方法调查Al Cl3对大豆品种(广州本地2号)根尖有机酸分泌及SGA1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Al Cl3胁迫下大豆活体根尖分泌柠檬酸,且分泌量随着铝浓度(25、50μmol L–1Al Cl3)和处理时间(2~12 h)的增加而增加;大豆根尖以模式II分泌柠檬酸,处理后的前4 h,分泌速率很低,其后显著提升;有机酸明显分泌的诱导期长达6 h;在50μmol L–1 Al Cl3的溶液中添加异三聚体G蛋白抑制剂百日咳毒素(200 ng m L–1),柠檬酸分泌减少38.7%。RT-PCR分析结果显示,Al Cl3溶液诱导大豆根尖SGA1基因的表达,其表达水平随着铝处理时间(0.5~12.0 h)的延长有提升的趋势,而诱导的SGA1基因表达明显早于有机酸开始分泌时间(6 h)。这些结果表明,铝离子诱导大豆根尖分泌柠檬酸及SGA1基因的表达,异三聚体G蛋白可能作为铝胁迫信号开关器参与有机酸分泌的调控。  相似文献   
6.
高锰诱导甘蔗幼苗缺铁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高锰诱导甘蔗幼苗缺铁失绿机制,对锰胁迫下植株中铁含量、分布、活性及其与尼克酰胺、多酚、抗坏血酸含量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锰胁迫下幼叶中铁的含量显著减少,而茎中铁含量却显著增加。根和茎中铁的总积累量也随着锰处理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相反,茎提取液对高铁的还原力和根、茎、叶中尼克酰胺的含量却随着锰处理浓度(250~750μmol/L MnCl2)的增加而显著降低。在缺铁高锰培养液中添加尼克酰胺后,幼叶中铁和叶绿素含量均显著增加。另一方面,高锰胁迫下幼叶中活性铁和抗坏血酸含量也显著降低。这些结果表明,高锰影响甘蔗幼苗中铁的含量、分布和活性,而尼克酰胺、多酚、抗坏血酸、茎中铁的还原力降低可能是影响幼叶中铁的含量和活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杨曙 《中国蜂业》2004,55(1):21
我是一名养蜂"新兵".在养蜂老师傅易明百和<中国养蜂>杂志的帮助指引下,克服了重重困难,总算把蜂养起来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铝胁迫对玉米根系异羟肟酸分泌量和玉米植株异羟肟酸含量的影响及其相关性,分析铝胁迫下玉米根系异羟肟酸分泌对环境条件(光照和铁素)的响应,为进一步探明玉米耐铝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泰玉11号(耐铝品种)和郑单958(铝敏感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法,设0μmol/L(对照)和20μmol/L AlCl3处理,分别在3、6、9、12和24 h后,测定玉米根系异羟肟酸分泌量和玉米植株体内异羟肟酸含量,分析玉米根系异羟肟酸分泌量与植株体内异羟肟酸含量的相关性;设光照条件为自然光照(14 h光照/10 h黑暗)和黑暗(24 h),Fe3+浓度为0、5、10和20μmol/L,用0和10μmol/L AlCl3处理24 h后,测定玉米根系异羟肟酸分泌量,分析铝胁迫下光照条件与铁素对玉米根系异羟肟酸分泌的影响。【结果】随着铝胁迫时间的延长,泰玉11号根系异羟肟酸分泌量呈增加趋势,铝胁迫9 h后,开始显著高于对照(P<0.05,下同);而在铝胁迫的各时间段,郑单958与对照均无显著差异(P>0.05,下同)...  相似文献   
9.
研究20μmol/L镧(La)处理下,NO供体硝普钠(SNP)处理对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和MDA含量、叶片中愈创木酚过氧化酶(G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以及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0μmol/LSNP处理可显著缓解20μmol/LLa处理引起的玉米叶绿素含量下降,SNP通过抑制SOD活性、促进APX活性,缓解了膜脂过氧化,降低了MDA含量。SNP通过拮抗玉米中高浓度La引起的APX活性抑制,缓解了活性氧对叶绿体损伤,促进了叶绿素含量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不同基因型甘蔗对锰毒黄化抗性的差异,为解决甘蔗幼苗黄化问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田间和培养试验,研究锰胁迫下幼苗的黄化、叶片叶绿素含量、植株锰铁含量及基因型差异。[结果]种植在该试验地酸性土壤上的宿根蔗幼苗,新台糖22全部黄化,而其它基因型的黄化率为33.3%~50.0%;赣56-261、F175的SPAD值显著高于粤农75-159、粤糖70-129,斑231的SPAD值也显著高于斑233。经0.5 mMMnCl_2处理的甘蔗,其茎基部再次萌发的幼苗黄化症状中,新台糖22比赣56-261、F175明显。锰处理15 d后新台糖22的生物量显著降低,但其它基因型甘蔗的生物量降低不显著。锰处理后新台糖22的锰吸收量虽然显著低于除赣56-261外的其它基因型,但锰向地上部及叶片的转移系数显著高于其它基因型。锰胁迫下,赣56-261、F175的幼叶片锰含量显著低于新台糖22,而铁含量显著高于粤糖70-129、粤农75-159和新台糖22。然而,幼叶细胞壁中锰含量在不同甘蔗基因型间差异并不显著。2个斑茅基因型植株的锰含量、分布、铁素含量的差异也不显著。[结论]甘蔗对锰毒黄化抗性存在明显的基因型差异,其中赣56-261和F175为抗性基因型,新台糖22为敏感基因型,而粤糖70-129、粤农75-159介于二者之间;此差异与锰的含量、分布及铁素营养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