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7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挖掘苦荞新品种黔苦2号的增产潜力,对其进行了不同播种期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播种时间延迟,单产逐渐降低;最佳播种时期为4月4日,此期播种株高适中,主茎节数较多,主茎分枝数多,千粒重、单株粒重均较重,产量达3 383.33 kg/hm2。为避免晚霜,也可于4月中旬播种。  相似文献   
2.
3.
为促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基于2001—2012年兵团经济、人口、社会等方面数据,采用熵值法与协调度指标对其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2001—2012年兵团农业可持续发展总体水平不断提高,但其内部各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变化存在明显差异。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持续较快提升,人口可持续发展水平逐渐下降,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水平缓慢提升,各个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处于不协调状态。应从人才培养、城镇化建设、环境保护及技术研发等方面着手,综合促进兵团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黔西北高寒山区苦荞春播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总结了黔西北高寒山区苦荞春播的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选地、整地、种子处理、播种、施肥、田间管理、适时收获等内容,以为该地区春播苦荞的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杨敬东  赵钢  王成俊  林锡刚 《种子》2008,27(3):31-33
应用低能离子束注入模拟太空育种处理冬春性小麦杂交组合,其生物学效应的研究表明,小麦种子经最佳能量(500keV)和最佳剂量(2min)处理后,其相对出苗率较高(64%),其他处理条件致使出苗率减少、甚至死亡。在苗期小麦的分蘖力增加6~9蘖,株高矮化70—80cm,稳粒增加60—70粒,千粒重增加50—60g,单株产量增产10—12g。通过筛选得到几个增产21.8%的新品系,其双高品质蛋白质和湿面筋各为14.4%-15.8%和37.5%-38.5%。  相似文献   
6.
凹凸棒石吸附性能优异,作为土壤重金属污染调理剂研发的基础材料,应用前景十分广泛。本研究通过盆栽试验对比热活化改性、无机改性、有机改性材料添加对春小麦植株重金属离子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热活化改性凹凸棒土添加显著地降低了盆栽小麦植株体内Cu~(2+)、Cd~(2+)、Pb~(2+)、Zn~(2+)四种重金属离子的含量,且随着热活化温度和添加量的升高,降低的幅度也越大。当热活化温度为400℃时,相比凹凸棒土原矿土Cd~(2+)吸附性能提升11.46%,对Pb~(2+)吸附性能提升0.54%,对Zn~(2+)吸附性能提升2.48%,对Cu~(2+)吸附性能略有下降;热活化温度为500℃时,相比凹凸棒土原矿土对Cu~(2+)吸附性能上升26.88%,Cd~(2+)吸附性能提升74.18%,对Pb~(2+)吸附性能提升11.18%,对Zn~(2+)吸附性能提升60.47%;热活化温度为600℃时,相比凹凸棒土原矿土对Cu~(2+)吸附性能上升36.86%,Cd~(2+)吸附性能提升177.52%,对Pb~(2+)吸附性能提升18.57%,对Zn~(2+)吸附性能提升67.97%。当无机改性试剂为氢氧化钠时,相比凹凸棒土原矿土对Cu~(2+)吸附性能提升37.56%,对Cd~(2+)吸附性能提升141.89%,对Pb~(2+)吸附性能提升16.15%,对Zn~(2+)吸附性能提升37.40%。当有机试剂为C1时,相比凹凸棒土原矿土对Cu~(2+)吸附性能提升1%,对Cd~(2+)吸附性能提升31.05%,对Pb~(2+)吸附性能提升0.34%,对Zn~(2+)吸附性能下降54.72%。当有机改性试剂为C2、C3、C4时,均减小了凹凸棒土对重金属的吸附性能。因此在凹凸棒土重金属调理的研发过程中,应该避免使用有机改性工艺。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苦荞麦种子进行物理和化学诱变处理,选育获得专用苦荞麦新品系选荞一号。该品系具有种壳薄、生物黄酮含量高等优点,可用于生产苦荞米和黄酮类保健食品。商业化开发该品种对苦荞种植区农民脱贫致富将发挥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8.
黔黑荞1号春播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4因子5水平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在黔西北温凉气候区对苦荞黔黑荞1号进行了春播试验,建立了黔黑荞1号产量与播种量、施N量、施P2O5量、施K2O量的数学模型;经过优化组合频数分析,得出产量高于3000kg/hm2的栽培方案:播种量35.94~42.39kg/hm2,施N量30.83~38.17 kg/hm2,施P2O5量174.23~215.77 kg/hm2,施K2O量58.88~68.30 kg/hm2.  相似文献   
9.
苦荞黄酮提取与分离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邹亮  赵钢  周浓  胡一冰  彭镰心  杨敬东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7):13235-13237
综述了近年来苦荞黄酮在提取与分离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乙醇浸提法、水煎煮法、超临界流体萃取、微波提取、酶法提取、超声提取等提取工艺和大孔树脂吸附法、酸碱法、高速离心法等分离技术,为苦荞黄酮的产业化开发提供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0.
用300-500 Gy的~(60)Co-γ射线和化学诱变剂甲基磺酸乙酯(EMS)对"旱苦荞"种子进行辐射处理,经选育获得米荞一号.米荞一号具有籽粒饱满,种壳簿,易脱壳制米的特点和结实率高、抗落粒性强、株粒数多的优点.该品种种子芦丁含量为2.40%,粗蛋白含量为13.7%,整粒出米率达60%,出粉率高达80.3%.2008年生产试验中,米荞1号在5个不同生态点平均产量为2 121.0 kg/hm~2,比对照种九江苦荞产量1 941.0kg/hm~2增产12.0kg/hm~2,增产率为9.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