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2篇
农作物   6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解决两熟制棉花晚熟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麦棉两熟的耕作制度在南方棉区已经普及,近年在北方发展迅速,已成为当前争取粮棉双丰收,解决粮棉争地矛盾,发展棉花生产的主要途径。仅冀、鲁、豫三省麦棉两熟面积接近2000万亩,占棉田面积的40%以上,其中河南省发展最快,已超过棉田面积  相似文献   
2.
黄淮海棉区传统植棉为单作一熟,80年代后发展了麦棉两熟制。近年来,一些地区在麦棉套种后棉田间作秋粮作物。为了发展粮棉多熟制的适宜途径及进一步提高粮棉产量的潜力,1987~1988年,我们在本所农场对棉田几种不同熟制作物的生产力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一、材料和方法试验以麦棉套后间花生,麦棉套后间大  相似文献   
3.
黄淮海棉区,实行棉花大豆间作,可增加植物蛋白质来源;大豆的固氮作用及枯枝落叶还可培肥地力。为探索棉花大豆间作的可行性,1986年对适宜棉田间作的大豆品种、间作物的产量、品质和生育特点等作了初步研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新陆中28于2006年3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品种审定。新疆兵团农一师2005—2007连续3年示范种植,成为主栽品种。1示范种植表现2005年农一师十六团引进新陆中28种植两个连队,面积153公顷,平均每公顷产子棉6300kg,比中棉所35增产12%,比新陆中17增产17%。2006年扩大种植1560公顷,平均每公顷产皮棉2385kg,比中棉所35增产10.6%。2007年全团种植陆地棉0.4万公顷,其中新陆中28号0.3274万公顷,成为主栽品种。2005—2006年两年定点取样测定,新陆中28全株平均铃重5.5~5.7g,比中棉所35高0.2~0.3g。衣分42%~43%,比中棉所35高3%~4%。纤维品质上半部平均长…  相似文献   
5.
麦套短季棉促早栽培优化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采用二因子和三因子二次回归最优设计方法,研究了麦套短季棉种植带宽方式、种植密度、单株果枝数、氮肥用量和时期与麦棉产量之间的效应关系,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获得亩产小麦375kg(5625kg/hm~2)、皮棉产量60~65kg(900~975kg/hm~2)、霜前皮棉50~55kg(750~825kg/hm~2)的优化栽培措施组合方案,优化栽培措施较常规措施的麦棉产量相当,棉花霜前花率提高15%~20%。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旨为探讨营养钵培育棉花壮苗的最佳DPC浸种浓度和时间,研究结果表明,以150mg/kg缩节安浸种10h的发芽势,发芽率最高,并且表现苗集中,棉苗整齐一致,子叶肥大,幼茎粗壮,茎高适中,根系发达,抗逆力强。地上部与地下部协调生长,定值大田缓苗快。  相似文献   
7.
黄淮海棉区麦棉两熟的2个基本途径是春棉套作和夏棉穿种(短期套作)。80年代以来,两种麦棉两熟制都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和显著经济效益。各地麦棉两熟的试验和生产情况表明,两种麦棉两熟制较单作一熟棉具有显著的增产增收效果。同时,由于以往更多的是与单  相似文献   
8.
1986~1987年试验研究表明,棉花大豆间作,在黄淮海棉区作为新的种植制度,它比单作一熟、麦棉套种具有较好的用地养地效益。同时,这一种植制度下的农田环境因子对棉花生育和产量基本无不良影响,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杨异超  李运海 《中国棉花》2001,28(11):28-29
中棉所 35是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九五”攻关培育的继中棉所 1 2之后又一突破性的棉花新品种。1 999年先后通过河南、山东及国家品种审定 ,同年经新疆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2 0 0 0年南疆棉区推广面积 1 3万余公顷 ,2 0 0 1年达到 33万公顷左右 ,显示了巨大的生产应用推广前景。1  1 998~ 1 999年生产上引进中棉所 35的种源情况中棉所 35于 1 998年进入新疆 ,当时主要途径有两条 ,一条由中棉所课题组提供给新疆塔里木中棉种子公司 ,当年繁殖 66.7hm2 ,这部分种源代表了中棉所 35的种性 ,早熟、高产、抗病及具抗旱和易于管理的优良…  相似文献   
10.
<正> 黄淮海平原棉区传统植棉为单作一熟,八十年代以来发展了麦棉两熟制。近年来,一些地区又在麦棉套种后棉田间作秋粮作物,实行粮棉三种三收。为了探讨该棉区发展粮棉多熟制的适宜途径及进一步提高粮棉产量的潜力,1987—1988年,我们在本所农场对棉田几种不同熟制作物的生产力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