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农学   5篇
综合类   2篇
农作物   9篇
畜牧兽医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五月份在我县的舒洪、东渡、双溪口等乡镇的一些幼龄茶园和改造茶园中出现茶树新梢生长变态 ,茶芽不发或死亡等系列症状 ,通过深入调查 ,我们怀疑是施用磺酰脲类 (—SO2 NHC=ONH2 )除草剂双磺隆引起的药害 ,为了进一步证实 ,于七月二日我们特请来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浙江省农业厅植保站、杭州市茶叶科学研究所、杭州市农业局共四个单位的高级农艺师 ,组成专家小组以舒洪镇江沿茶园进行实地调查 ,考察鉴定 ,四位专家一致确诊为双磺隆药害。1 双磺隆药害症状双磺隆是由磺酰脲类除草剂甲磺隆和绿磺隆的混合制剂 ,是一种高…  相似文献   
2.
3.
缙云县杜桥村共有 2 0 1户 ,6 30人 ,仅有水田 80亩 ,旱地 50亩 ,茶园 36 0亩 ,其中无性系良种茶园2 0 0亩。 30多年来茶叶生产成为该村发展、壮大、巩固集体经济的支柱产业 ,1984年最高产量达 2 2 6吨 ,1998年最高产值达 2 0 5万元 ,茶叶单项收入户均超万元 ,茶叶收入占农业总收入 80 %以上。杜桥人把茶树当作“摇钱树” ,把茶园当作“聚宝盆” ,加速了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成为缙云县典型的一村一品示范村 ,为全县农业综合开发 ,发展名优茶生产树立了榜样 ,并被地区评为百强村。1992年以来 ,随着茶叶市场经济形势的变化 ,大众茶滞…  相似文献   
4.
杀青破碎率,揉捻成条率对比试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广谊 《茶业通报》1999,21(3):29-29
盘溪是缙云县的重点产茶区,据今年6月份的茶机普查资料统计表明,全区共有茶机186台,其中六、七十年代98台,占52.7%,使用工龄在20a以上的占35.8%。由此可见,我区的茶机已趋于老化状态,有些已残缺不全,精密度差,而且型号混杂,致使近年来我区初制毛茶质量连年下降,次、劣质茶不断增加。为此,今年春茶期间我们对新老茶机初制加工的茶叶品质进行对比测定试验,现将试验总结如下:1 对比试验材料、方法、时间及地点:试验1.1992年安装武义ZS228~22.2型(代号A)及1976年安装碧湖80型(代…  相似文献   
5.
茶虫王防治假眼小绿叶蝉、黑刺粉虱药效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茶虫王是山东京博农化有限公司最近推出的茶园专用低毒高效新品农药 ,据产品说明介绍 ,它对茶树多种虫害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由于常规农药在茶园长时间使用而导致害虫产生了抗药性 ,影响了防治效果 ,为寻求更新茶园使用的农药品种 ,我县 1999年夏季引进了该农药。笔者在胡源乡章村茶场对茶虫王的适用浓度及实际应用效果进行以下对比测定试验1 试验材料供试农药 :2 5%茶虫王乳油 (山东京博农化有限公司生产 )防治对象 :假眼小绿叶蝉 ,黑刺粉虱2 田间试验方法试验处理采用随机区组设计 ,属梯级茶园 ,不设保护区。试验设 2 5%茶虫王乳油 2 0…  相似文献   
6.
7.
杨广谊 《茶业通报》2000,22(3):42-43
缙云县杜桥村共有 2 0 1户 ,63 0人 ,仅有水田 5 .3hm2 ,旱地 3 .3hm2 ,人均耕地只有1 3 3m2 。六十年代中期 ,该村从实际出发 ,因地制宜 ,集体开山种茶 1 0 .7hm2 ,九十年代初又陆续发展了无性系良种茶园 1 3 .3hm2 ,现有茶园总面积 2 4hm2 。回顾 3 0多a种茶历史 ,有其辉煌的成就 ,茶叶生产成为该村发展、壮大、巩固集体经济的支柱产业 ,1 998年最高产值达 2 0 5万元 ,茶叶单项收入户均超万元 ,茶叶收入占农业总收入 80 %以上。加速了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成为缙云典型的名茶生产专业示范村 ,并被丽水地区评为百强村。1…  相似文献   
8.
该文主要介绍缙云黄茶的品质特征和扁形黄茶的加工工艺。  相似文献   
9.
杨广谊 《中国茶叶》2010,32(4):28-29
缙云地处“中国生态第一市”丽水东北部,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素有“浙江绿谷”之美称。缙云人民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和措施,有力促进了茶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使其成为山区农村经济发展、茶农增收的优势主导产业,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有机茶”的市场前景及开发目的意义,同时介绍发展“有机茶”的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