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2篇
  2014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1.
研究农地产权制度多样性的理论和历史,正确认识农地产权制度改革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模型和历史分析表明,农地产权制度的多样性是农民生产组织自觉追求制度利润的结果。农地产权制度的多样性有利于农地产权的制度竞争,有利于农村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农地产权制度的政策选择要与当地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政府在产权制度改革进程中不但要发挥其增加制度收益的积极作用,如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建立城乡人力资源互动机制,适当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等,而且要约束其增加制度成本的行为。  相似文献   
2.
基于需求链模型的中国农机化问题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中国农机化问题要有正确的思路,如果思路不正确,得到的结论往往似是而非。从需求和需求链的角度分析农机化问题,是理解和分析中国农机化问题的关键。作者对农户关于农机的需求进行了细致而必要的划分,指出了农机化需求链分为三个相互联系的链条。通过对农户之间关于对农机实体需求及对农机作业服务需求的博弈分析,作者指出,当前中国农机化的主要问题是农户日益增长的对大型或高性能农机作业服务的需求没有得到应有的满足,从而制约了中国农机化的发展。当前及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政府工作的重点是对农机专业大户或农机作业服务公司进行适当补贴,依此来带动中国农机化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根据委托代理理论,模型化农机作业服务外包业务中农机作业服务外包方与农机作业服务提供方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分析了农机作业服务外包业务中由于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道德风险问题及其激励机制设计问题。并通过对农机作业服务外包方代理成本和农机作业服务提供方激励报酬强度系数影响因素的进一步分析,指出设计农机作业服务提供方激励机制必须反映农机作业服务提供方的特质、外部环境条件的变化以及外包方代理成本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